內蒙古鐵腕整治涉煤腐敗,處理處分1400余人
“這兩天,我看到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給黨中央的一個報告,就是《關于開展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情況的報告》。內蒙古在反腐敗方面有個很重要的領域,就是煤炭領域?!?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當共產黨的官,當人民的公仆,拿著國家資源去搞行賄受賄、去搞權錢交易,這個賬總是要算的?!?/p>
煤炭,對于內蒙古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內蒙古自治區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全區12個盟市中11個有煤礦,是全國煤炭產量最大的省區。據統計,內蒙古光2019年原煤產量就達10.35億噸,占全國產量的27.6%。2000年到2010年,是我國煤炭行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迅速崛起的十年,年均GDP增速達18%。
然而,在煤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內蒙古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也不斷滋生蔓延,涉煤腐敗成為當地政治生態最大“毒瘤”。少數黨員干部伙同不法商人,把煤炭資源當“唐僧肉”、“提款機”,大搞權力自肥、以權謀私。比如,有的領導干部通過企業改制等方式,將國有煤礦據為己有,攫取暴利;有的利用權力,“老子前臺批煤、子女后面撈錢”;還有的以資源為籌碼,借機搞攀附、“架天線”、結權貴,謀取職務提拔,等等。2018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案查處的內蒙古自治區5名中管干部中,有4人所涉腐敗問題與煤炭密切相關。
烏金蒙垢,必須重拳出擊。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深入剖析內蒙古涉煤腐敗系列案件,指出煤炭資源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具體紀檢監察建議。內蒙古自治區下決心刮骨療毒,肅清“靠煤吃煤”陳年積弊。自治區先后組建40多個專項工作組,對涉煤違規違法問題“倒查20年”,對2000年以來煤礦的所有規劃立項、投資審核、資源配置、環評審核和礦業權審批報批、股權變更、礦產交易等各環節,煤礦企業和涉煤配煤項目法人狀況、辦理時間、批辦手續、政策依據等均進行清查,一礦一檔、一礦一清。全面整治2000年以來全區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職和退休的所有公職人員涉煤違規違法問題,重點整治在重要崗位工作、與煤炭資源管理有關聯的人員涉煤違規違法問題。
截至目前,內蒙古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累計立案涉煤腐敗案件676件960人,其中嚴肅查處廳局級干部61人、縣處級干部216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63人,組織處理834人,移送司法機關92人。同時查處了上百件利用煤炭資源搞攀附、搭天線等嚴重污染政治生態問題。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發布2020年正風反腐“十大關鍵詞”,其中,煤炭資源領域腐敗“倒查20年”位列榜首。
在重拳懲治涉煤腐敗問題的同時,內蒙古自治區還對2000年以來各級各部門出臺的煤炭資源領域政策法規進行全面清理,督促涉煤地區、部門、企業加強制度建設,推進煤炭資源審批制度改革,著力消除權力尋租空間。
據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已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涉煤腐敗蔓延勢頭得到了有力遏制,在政策感召下,12名廳、處級干部主動投案。追繳挽回經濟損失393.27億元。全區共有140多萬名干部填報了涉煤申報事項,做到了應報盡報,以后內蒙古自治區所有干部只要涉煤,都有案可查,只要在煤炭領域獲得不當得利,都要受到追究,從根本上堵住了煤炭領域問題在政治生態領域的不良影響。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