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神仙打架的良心國劇,我必須安利
如果你是上網沖浪多年的老網民,估計會感知到當下互聯網中一種明顯的氛圍變化:
網民們每天都在為各種話題吵架,但凡意見不一致,反手一個舉報,所有爭議立刻畫上休止符。
盡管生活在21世紀20年代,許多人腦子里似乎還裹著小腳,思維開明度甚至不如100多年前的先輩們。
我們似乎越來越容忍不了爭議和不同。
別不服氣,最近就有一部劇將視點對準了先輩們,讓我們再度領略到他們的風姿和氣度——
《覺醒年代》
《覺醒年代》是央視的開年大劇,之前任性斷更10天,豆瓣評分不降反升,目前維持在8.9分。
無數人在線催更,最近剛復更,觀眾依舊不滿:每天一兩集是在打發叫花子嗎?
這一點沒夸張,因為太精彩了!
01
100年前的中國,這片古老的大地上正經歷著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封建君主制度被推翻,辛亥革命果實被竊取,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行不通。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張勛復辟、軍閥混戰。
這是一個黑暗動蕩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匯聚的大時代。
在這個老百姓識字率不到10%的年代,陳獨秀率先提出首要任務是改造中國人的思想,提高中國人的素質。
為此,1915年,他先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
隨后,他又應蔡元培之邀去北大擔任文科學長,聯合李大釗、胡適、蔡元培、魯迅等人掀起了一場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我們并不陌生,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估計都背過它的口號、代表人物、主要內容和意義。
但是教科書的內容過于單薄、臉譜化了,而在《覺醒年代》里,這些事、這群人都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新文化運動發展時期,蔡元培時任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坐鎮下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誕生的搖籃,也是亂世中的一片凈土。
蔡元培認為:北大是一個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的地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北大人應該有雅量,容得下不同的聲音。
在這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風倡導下,當時的北大,形成了一股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風尚。
大學之大,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