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太陽風暴起源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3日報道,在一項突破性進展中,科學家發現了危險的太陽風暴的起源。這可能有助于預測毀滅性太陽風暴的爆發。
報道稱,太陽風暴發生時,太陽會發射極熱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會導致地磁風暴。
報道指出,這些巨大的太陽耀斑可以破壞地球上的通訊,干擾衛星,使電網癱瘓。
1859年,一場被稱為“卡林頓事件”的大規模太陽風暴引起了歐洲和美國各地電報系統的廣泛問題。
報道認為,如果今天重演這種程度的太陽風暴,其破壞性可能更大。
但現在,倫敦大學學院(UCL)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確定這些粒子來自太陽的什么地方,他們的目的是更好地預測太陽風暴再次發生的時間。
他們的發現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該研究顯示,這些粒子同位于日冕低層、接近太陽大氣中段的等離子體擁有同樣的“指紋”。
研究作者之一、UCL的斯蒂芬妮·亞德利說:“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首次觀測到太陽高能粒子在太陽上的確切位置?!?/p>
亞德利說:“我們的證據支持這樣的理論,即這些高電荷粒子源于被強大磁場控制在太陽大氣較低區域的等離子體?!?/p>
“一旦釋放,這些高能粒子就會因為速度每秒幾千公里的爆發而加速?!?/p>
亞德利說:“高能粒子可以很快抵達地球,在幾分鐘到幾小時內,而這些事件會持續數日?!?/p>
“目前,我們只能對將要發生的這類事件作出預測,因為在這些事件發生之前進行預測是極具挑戰性的?!?/p>
亞德利說,通過了解這個過程,科學家將能夠改進預測,從而給我們時間作出反應,并降低未來風暴的風險。
報道指出,研究人員利用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WIND衛星的觀測結果作出了有關發現。該衛星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