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寫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如何讓它更有意義?

寫作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而不是功利的投資。寫作愛好者最好能找準定位、聚焦于一個板塊進行積累。最好能和本職工作相結合,也許能“錦上添花”。

責任編輯:溫翠玲

(小塵4x/圖)

在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讀到駱方方的文章《寫作有助于事業,為何那么多人遲遲無法動筆?》,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寫作經歷。

讀中學時,我的作文經常被語文老師在課上宣讀,也曾被傳播到別的年級。然而,我向報刊投稿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讀本科時,我鉆到學校圖書館翻看《潮騷》之類的文學書,但當時沒有修讀過寫作課,也沒有練筆,文筆幾乎“銹”掉了。讀碩士期間,BBS成了新生事物,我在BBS上發文,看著文章馬上被版主mark(標記),覺得很有成就感。后來出國讀博士,在網上開博客。曾有一網友把我推薦給一家文摘雜志的小編,但小編說我的文章“不對路”——他們需要通過講故事來表明道理,而我的文章是“叫喊著”發議論。

我堅持不懈地寫博文,正襟危坐地寫博文。我做博士后期間,一篇博文被一個學術期刊的副主編看中,他邀請我修改后在他們期刊的欄目刊出。這位“伯樂”陸續請我寫稿,后來我還成了這個欄目的主持人。那個階段,我主要寫兩種類型的文章。一種是經歷型的文章,比如敘述從博士畢業到找到教職的經歷。另一種是經驗介紹型的文章,比如介紹申請教職的方法。這兩類文章相對比較“傳統”。

學習新聞寫作給我打開了一扇窗。2016年,《解放日報》一位記者到校園里來采訪我和我的學生,寫了篇關于我指導研究生的報道??戳藞蟮?,我覺得她的寫作水平真高,于是我讀了一些新聞學的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