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看到的這只“貓”,大有來頭!

分享一條讓愛貓人士狂喜的消息:

就在前天,一窩貓貓上了2021兩會,見到了總書記!

△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現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慶菊向習總書記展示了在祁連山拍攝到的雪豹與荒漠貓照片。

上了兩會的喵星人,是來自青海省祁連山的荒漠貓。

圖/貓盟CFCA

荒漠貓,一種有著漂亮藍眼睛、外形酷似家貓但體型更大的野貓,機敏警覺,行蹤詭秘,近來祁連山卻頻繁發現它們的行蹤!城畫君獨家對話了貓盟科研官,他“吸貓”調查、研究荒漠貓兩年,至今仍未擼到……(內文附“抓貓”全流程

前方“猛獸”出沒請注意!

來吸吸這種中國獨有的野貓:

△清晨,在青稞地里活動的荒漠貓“小稞”。圖/貓盟CFCA

嚯!捕捉大肥鼠!圖/貓盟CFCA

捕獵成功,找個安靜的地方吃大餐!圖/貓盟CFCA

正在吃鼢鼠的荒漠貓“小樹”。圖/熊吉吉

荒漠貓典型特征:耳朵上有兩戳毛,藍眼睛,尾巴上有黑環。民間稱為“草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它列為易危物種。

根據貓盟(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的介紹,它被認為是了解最少、資料最匱乏的貓科動物之一。2007年才被拍到全球第一張野外照片;2018年才有第一筆野外繁殖記錄。

△深夜在造林地里蹲伏,游走,尾巴翹起又放下,在夜雨中捕獵。圖/熊吉吉

2019年底開始,受祁連山國家公園和北京大學的委托,貓盟科研主管劉炎林(外號大牛)帶領團隊開始在祁連山開展荒漠貓的調查,兩會上的荒漠貓就出自這次調查,它們生活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東頭的門源縣,大牛的同事們曾24小時內遇見它們7次!荒漠貓和雪豹回歸,反映了當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城畫君也在春節前獨家采訪了大牛。他是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投身野生動物保護工作16年,研究過臧野驢、藏羚羊、棕熊、雪豹、華北豹、荒漠貓等多種野生動物。

“調查之前,我們以為荒漠貓很難找的,離人挺遠,去了之后發現:它就在人旁邊,我們在西寧以北、祁連山內的門源縣找到了很多,而且就在縣城周邊的人造林里?!蹦瞧嗽炝?0年前是草場、農田,滿是青稞、油菜,后來退耕還林,被種上了沙棘,沙棘樹滿是刺,人很難進去,這給了荒漠貓生存空間,它可以躲在里面。

△帶著小貓的母貓。圖/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管理局北京大學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

過紅外相機拍攝到的數據,劉炎林猜測它會季節性遷移——“布設紅外相機的地方海拔較低,5、6月份拍到挺多,7、8、9月份就不見了,猜測可能夏天移動到高海拔地帶,10月份(青稞收割的季節)又回來了?!?/p>

△“捕捉”到一只過馬路的荒漠貓!圖/李小龍

斗智斗勇研究它,最終只為保護它

一年多的觀測及查閱文獻,大牛發現了荒漠貓一些有趣的習性,比如:與雪豹等相比更親近人類;季節性遷徙;捕食靠等待并一擊即中;雄性主動求偶;一年只繁殖一次,小貓半歲就獨立等。

△看我一跳!圖/熊吉吉

△貓盟在去年7月初拍到的一窩荒漠貓。與其他小型貓科動物類似,荒漠貓的幼崽在半歲大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獨立生活了。圖/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管理局北京大學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

但要搞清荒漠貓更具體的習性、面臨的威脅,甚至制定保護方案,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比如記錄它們的移動軌跡。去年冬天,大牛去青海祁連山呆了2個星期,試圖給它們帶上衛星定位項圈,聽上去容易,實際上兩周也不一定能抓到一只(在不傷害動物的情況下)。

為了“抓貓”,他根據之前布設的20多臺紅外相機拍到的數據,推測出荒漠貓經常出入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布設陷阱。

“我做了個木頭籠子,因為鐵籠一旦它抓咬會導致牙齒和爪子受傷。木籠設置了機關,它進來后把誘餌吃了,機關卻沒有觸發;后來我改進了機關,嘗試各種誘餌,荒漠貓來了好幾次,但一次都沒抓著……”劉炎林懊惱地笑,雙手舉到眼前,仿佛抓著了一只。

△把紅外相機安裝在野外,通過拍到的內容獲取動物數據甚至分析行為習慣。圖/熊吉吉

今年春天劉炎林又去了。就在今天,記者再次聯系他,回復依然是:“來了一周了。還沒有突破?!?/p>

他說,現在荒漠貓可能有兩個主要的威脅:“第一就是(與家貓)雜交,因為我們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些長相奇怪的荒漠貓,他像是荒漠貓但特征又不太典型,比如荒漠貓是藍眼睛,尾巴上有三個環,可能它就一個環或者是眼睛是黃色之類,應該是有雜交的,而且我們會同時拍到家貓和貓出現在同一個地方。

另一個威脅是路殺(被公路上的車撞),它的活動地帶離公路比較近,我們已經發現兩起被車撞死事件。這也改變了我對荒漠貓的認識了,它就在人居環境的周邊?!?/span>

未來,等更系統的研究結果出來后,大牛和同事們將針對荒漠貓保護提出更準確的保護建議,比如為家貓絕育、道路減速設計等。

現在,祝他先抓到一只荒漠貓,為它帶上項圈。

△荒漠貓趴在鼢鼠窩的土堆邊,等著鼢鼠出現。圖/大貓

城市畫報×劉炎林

劉炎林。圖/熊吉吉

城市畫報:怎么讓更多人認為野生動物與自己有關?

劉炎林:有時候是一種邏輯上的關聯,比如說野生動物恢復、生態系統健康,水源地也會得到保護;但有時候更多是一些情感上的關聯,這個動物挺漂亮的挺萌的,因為人對動物的看法變了,最終是會影響政策的走向。

假如90%的人都覺得應該保護動物,政策不可能是針對動物的?,F在有兩個人群,城市人群更容易喜歡野生動物,更傾向于保護動物,因為它們不影響我們的生活。鄉村的農牧民可能會傾向于消滅動物,這可以理解,因為野生動物會捕食家畜、損害莊稼。所以,需要通過某種方式讓大家來分攤成本。比如說你不是喜歡動物嗎?你應該出點錢出點力。

城市畫報:寵物系統的人和野生動物系統的人觀念差別大嗎?

劉炎林:其實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因為很多寵物就是野生動物,比如像一些兩爬(兩棲爬行動物,如蜥蜴和蛇、蛙、龜、鱷魚等)。如果這兩個群體能夠合作,會是一個挺大的貢獻。比如,寵物產業催生了寵物醫院,寵物醫院的獸醫技術很好,我有一位朋友把寵物醫院的獸醫帶到藏區去培訓當地的獸醫,然后給當地流浪狗做絕育......所以如果有某種方式來合作的話,是可能產生好的影響的。

△在平坦的地方,荒漠貓會爬到石頭堆上去觀察四周。圖/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管理局北京大學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

參考資料:

《中國特有野生貓,不許再說不認識!》宋大昭,貓盟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地球雜志2020年第7期,韓雪松

封面來源:貓盟CFCA

網絡編輯:汪亞純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