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發改委主任談“十四五”規劃

“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在五年規劃史上這是第一次。

河南具有1億人口和6500萬勞動適齡人口,高考考生和考研考生人數全國第一,我特別關注的一點就是國民素質提升。

在過去的五年規劃中,涉及國民素質的內容往往是放在民生保障部分,“十四五”規劃將這部分內容單獨成篇表述,就是著眼于解決“教育、健康、養老”這一貫穿人的全生命周期三件大事。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青海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把生態保護優先放在首要位置。圖為青海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生態管護員。 (視覺中國/圖)

很少有國家像中國這樣,自1953年以來,將五年視為一個時間單位,用數值和指標勾勒未來的模樣,并堅持了六十多年。

不過,一個更大的背景也無法忽略:六十多年來,中國早已從計劃經濟邁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規劃”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革新。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經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進入“十四五”開局之年,各地相繼審議通過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關注的重點囊括科技創新、都市圈發展、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

規劃的制定,離不開地方“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的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南方周末邀請河南省發改委主任何雄、青海省發改委主任黨曉勇、杭州市發改委主任孔春浩、大連市發改委主任趙永勃,分別談談他們眼中的“十四五”規劃。

“五年規劃史上的第一次”

南方周末:“十四五”規劃跟以前的五年規劃比,你覺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何雄:“十四五”時期,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也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特別是面對日趨復雜的外部發展環境,應對外部沖擊、化解內部矛盾,都需要我們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我感覺有兩點:一個是“三新”的邏輯主線和“三高”的戰略方向更加清晰。具體而言,“三新”邏輯主線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三高”戰略方向就是加快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高效能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五”規劃中,第一次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另一個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在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在五年規劃史上這是第一次。

孔春浩:國家“十四五”規劃具有里程碑意義,是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在我國歷次五年規劃編制過程中,遠期展望的僅有世紀之交的《“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因此,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