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日記《起居注》中的錢楊之戀
錢鍾書先生青年時期日記十七冊,題為《起居注》,“文革”時期落入無錫博物館,改革開放后落實政策,錢先生托人領走,據說已悉數銷毀,近來始知有尚存人間者。錢學專家范旭侖寓目的這一冊,正是錢楊熱戀時期的記錄,兒女情癡之狀,宛在目前。特予刊布,以饗同好。
——編者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34年4月,錢鍾書從上海北來探望楊絳,兩人在北平郊區周游。
1933年9月,錢鍾書(字默存,一字中書,筆名中書君)和楊季康(十年后筆名楊絳)訂婚。楊季康隨后上北平國立清華大學研究院讀書,中書君到上海私立光華大學文學院教書。
許振德《水木清華四十年》:“錢楊二人花前月下,紅娘傳書(古月堂女工),鍾書兄每將其戀愛經過逐一相告,并朗誦往還情書佳作?!鼻闀岸加苫氐摼占チ恕?,誰教咱們沒眼福呢。好在作家、文人戀愛的時候要記日記。中書君二十五歲前日記題名《起居注》,1981年夏有十七大冊《起居注》重現于故鄉無錫,旋為物主借口“編全集”領回,“處理掉了”(吳海發《尋訪錢鍾書舊居庭院》)。陳瑞農后來作《錢鍾書留學前十七冊日記失而復得》說,日記記載“代父親為錢穆《國學概論》作序的經過,和楊絳相識相知的過程”。
安知清流轉,忽與前山通,客歲槐序,托尤景默先生的福,獲睹幸逃劫火的《起居注》第十四冊(始自1933年10月25日,終于翌年2月28日;以病未記者八日,因冗未記者六日,度歲未記者五日,闕逸三日),稍微減少了人間世的缺憾。
中書君的日課
《起居注》1933年10月25日:“得季書,即復”;又28日:“作與季書?!边@樣的公式語言幾天天有。給玉人寫信是中書君的日課,漸漸變成一天天的隨感雜記,有時無話可說,他還要寫。末了一則,2月28日:“得季書,即復。聞德銓所戀非人,行將被逐出校,意甚憐之?!笨梢棥凹緯钡拇蟾??!暗裸尅笨赡苁恰凹毅尅钡墓P誤。顧家銓和錢默存同歲,早一年畢業于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時任教于蘇州振華女中。
風起便成秋。10月27日:“得季書,即長復,腹心盡布矣。憂煩不已?!卑蠢?,兩人已然訂立婚約,好比船已進港,不再怕風浪??蓽市吕蓢I心欲盡——“嘔出心肝方教休”,非但未享受“最美滿快樂的人生”(語本汪處厚)?!八?,訂婚一個月,鴻漸仿佛有了個女主人,雖然自己沒給她訓練得馴服,而對她訓練的技巧甚為佩服。他想起趙辛楣說這女孩子利害,一點不錯?!薄秶恰返诎苏逻@段,這時候讀來,更覺得親切有味。
11月8日:得季書,即復。憤懣不釋,吾其將狂矣!
13日:得季書,為之失歡,真失計也,即復。終日郁郁!
不曉得何“計”;蓋婚姻之道,多出于倘來偶遇,智力每無所用之。而兩人各自為計、殊情異計,則不待言。只有淚可出,無復情可吐。郁怒孤憤,慘悽抑悒。中書君脾氣高傲,郁抑無所施,寧可忍痛至于生?。?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楷體_GB2312,STKaiti;">《槐聚日札》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