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 如何破解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首次明確提及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并明確加大保障房和租賃住房的建設,加大土地供應。
“以常住人口增量為主要標準供給城鎮用地,地隨人走,推行新人地掛鉤”。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顧策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及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在“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房地產行業如何發展,是眾人關注的議題。
2021年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審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當中提出要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職住平衡。
“十四五”規劃在中國五年規劃編制史上,是首次通過互聯網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呼聲。作為民生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住房和人們息息相關,“建設宜居城市”也被納入規劃當中。
針對住房領域,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也作出了新的定調: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敖鉀Q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p>
其中,首次明確提及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并明確加大保障房和租賃住房的建設,加大土地供應。
解決住房難題
自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該定位一直是國內房地產調控的主旋律。
2021年3月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當前國內房地產的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