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出圈”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兩會,至少有37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有的還形成了正式的提案、議案或建議,關注碳的代表委員領域不僅來自能源行業,還有農業、海洋、金融、法律,甚至互聯網企業。

“相比于過去針對污染物的環保治理模式,碳中和是一個更高的要求,也倒逼我們下更大的決心,深化能源結構改革?!?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2021年1月,貴州省六盤水市出現降雪天氣。電網員工對輸變配電設備開展巡護運維,排查線路桿塔積雪、覆冰、樹障等情況。冬季用電需求高和新能源的電力供給低的矛盾正日益凸顯。 (新華社/圖)

北京人民大會堂內代表委員們討論的國家決策,牽引著兩千多公里外珠三角廠家訂單的潮起潮落。

最嚴“限塑令”在2021年正式生效,元旦一過,深圳大街小巷的咖啡廳、奶茶店、連鎖餐廳的塑料吸管就魔術般換成了紙吸管、不銹鋼吸管。廣東東莞虎門鎮康源公司總經理江塨漢忙得焦頭爛額:2020年底囤的紙吸管幾天內就銷售一空。整個1月,他們的供貨工廠24小時開工,生產了近1億支紙吸管。

一位東莞寮步鎮的塑料吸管廠老板發現,自己的一線城市客戶已經全部流失,他正考慮逐步淘汰塑料吸管生產線,換上紙吸管生產線?!斑@筆投入會很大,我還在猶豫”。

減塑是中國人生活方式向綠色轉型的一個縮影。不只“上熱搜”,“為什么要用紙吸管”“極簡日記打卡”等關鍵詞也越來越滲入年輕人的生活。

“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正成為時尚,也是“十四五”規劃藍圖中的一幕。2021年全國“兩會”,生態環境保護一如既往地成為熱點。除了“黑臭水”“霧霾天”,建設“美麗中國”的規劃路徑上,越來越多的專業術語正在出圈,比如“碳”。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兩會,至少有37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有的還形成了正式的提案、議案或建議,關注碳的代表委員領域不僅來自能源行業,還有農業、海洋、金融、法律,甚至互聯網企業。

跨界議“碳”

“已經很久沒在兩會上見到針對同一個(環保能源)議題有這樣的盛況了?!比珖舜蟠?、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姜希猛向南方周末記者感慨。他連續多年帶來與環保、新能源有關的建議,今年兩會,他看到來自各行各業、各個角度的有關碳中和的提案和建議,自己也準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