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 | 除了處罰“神醫”張文榮,更應鏟除誕生虛假藥品廣告的土壤
虛假藥品廣告不僅僅詐騙受害人的錢財,還可能使受害人延誤治療,甚至假藥可能對人體造成直接的健康危害。這是比電信詐騙更加嚴重的犯罪行為。消除虛假藥品廣告,需要像打擊電信詐騙一樣采取綜合行動,讓這一黑色產業鏈上獲得非法利益的人都付出代價,并將背后的黑手徹底鏟除。
責任編輯:陳斌
“神醫”張文榮火了。
日前,一段張文榮在不同的藥品廣告上宣稱“作出違背祖宗的決定”獻出祖傳秘方的視頻,被網友們剪輯到一起,傳遍全網。3月9日,他坐診的北京鶴年堂中醫醫院發布聲明,稱他所有的宣傳廣告信息與醫院無關,并免去了其榮譽院長職務。張文榮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視頻中是按照編導設計的臺詞表演,將清靜一段時間再出來工作。
其實,冒充“神醫”推銷藥品的廣告層出不窮。除了張文榮,最近還有很多人冒充是苗醫、蒙醫、藏醫等傳統醫學的神醫,同樣打著“違背祖宗決定”的名義招搖撞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