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天朔的江湖——娛樂化掩蓋了暴力化
雖然他從來不是一個一線明星,但他是個愛當“大哥”的明星。他毀于自己囂張的個性:毫無保留地讓法律注意到他的名字,毫無懸念地將所有譴責的目光引到自己身上;也毀于這個社會的某些局部,越來越崇尚用暴力解決問題
臧天朔最大的不幸,可能就在于此:雖然他從來不是一個一線明星,但他是個愛當“大哥”的明星。他毀于自己囂張的個性:毫無保留地讓法律注意到他的名字,毫無懸念地將所有譴責的目光引到自己身上;也毀于這個社會的某些局部,越來越崇尚用暴力解決問題
今年6月,臧天朔43歲的“東北朋友”呂長春進入了警方視野,據說,臧天朔從此被警方監控。
而后發生的事情,就像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警匪片。
今年9月,網上曾出現一篇描述臧天朔被公安帶走的帖子,并沒有引起多大反應。兩個月后,關于“臧天朔涉黑”的消息,忽然鋪天蓋地地充斥各大網站。11月6日開始,新浪、網易等大門戶網站均在娛樂版顯著位置制作了關于臧天朔事件的專題,以大量篇幅報道了案情始末,回顧了他從事音樂以來的毀與譽,并提及了他與斯琴格日樂的一段公案。多家媒體將臧天朔事件與“張元吸毒”、“竇唯燒車”聯系起來。網友熱議“娛樂圈水很深,人很亂”,“應該加大對娛樂圈的監管力度”。
臧的一些朋友則認為,這一次媒體的大規模報道,事出有因。他從來不是一線明星,而且兩個月前已經被拘捕,何以到現在才開始鬧得沸沸揚揚?
有顯著公信力的消息是:北京市公安局新聞辦證實,因涉嫌聚眾斗毆,臧天朔已于9月28日被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批捕。在公檢法機構做出定論之前,關于臧天朔“涉黑”事件,還有諸多撲朔迷離之處。
臧天朔其人
臧天朔曾經是個搖滾青年。
他自小學習鋼琴,自1982年高中畢業后,開始給各種文藝團體作鋼琴伴奏。“但也不太滿足,因為70年代末的時候已經有磚頭似的錄音機了,最先聽到那種聲音,就是一種新鮮的感覺,那種不知道哪來的聲音,一下子就能把我們吸引住。”“那種聲音”,就是搖滾。
1984年,中國搖滾的萌芽時代,臧天朔加入“不倒翁”樂隊。有評論認為,“這是內地第一支嘗試用電聲樂器演繹現代音樂的樂隊。”
“不倒翁”的成員經歷多次改換后各自為生。 從1990年開始,臧天朔在崔健的樂隊中擔任鍵盤手,開始了受人矚目的舞臺生涯,并于1995年發行個人專輯《我這十年》,收錄其代表作品《朋友》。
《朋友》成為此后臧天朔演出的招牌曲目,這首歌也成為臧天朔的最好作品。在網上流傳的個人履歷里,臧天朔有這樣一句話:“我對自己的樂隊非常有信心,我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搖滾歌手。搖滾的特質是反叛,而我個人推崇的是人情味兒。”
這種“人情味兒”,使得臧天朔在此后的人生路途上有了比其他搖滾樂手更多的機會:他參與影視制作,多處舉辦演出,早早地登上了中央電視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