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金額9600萬!薦股“老師”直播授課詐騙,16人落網
薦股“老師”直播授課,虛假平臺飛速吸金,被騙事主損失慘重。南都記者獲悉,近期,廣州天河警方歷經三個多月偵查,偵破一宗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額9600余萬元。
夫婦貸款學“炒股”,被騙222萬元
2020年11月5日,事主虞女士到林和派出所報警,稱自己在網上炒股被騙222萬元。
民警了解到,2020年9月初,虞女士和丈夫通過網絡加入到一個“股票交流分析”群,群內每天都有“老師”發布股票分析的直播鏈接。虞女士夫婦觀察了幾天,發現“老師”分析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賺錢的。在直播中,“老師”推薦了一個更賺錢的“某泰”App,并稱該App可以直接提現,充值越多獲利也越大。
剛開始,虞女士夫婦充值16萬元到自己的賬戶中。由于擔心有風險,虞女士還特意申請了一次提現,平臺很快將16萬元轉回到他們的賬戶。夫婦倆又陸續把自己存折上的6萬元全部轉到股票賬戶中。
虞女士稱,“某泰”App的“老師”告訴他們漲停板的股票份額是按照充值資金的10:1分配,比如充值10萬元就可以獲得1萬元漲停板的份額,1萬元的份額又可以賺到1萬元,而且‘打新股’的中簽概率也更大了。
隨后,虞女士夫婦在銀行貸款200萬元進行充值。再次充值后,他們投資的股票就接連虧損了40余萬元。他們想要退出平臺,卻發現無法提現。
虞女士夫婦馬上與平臺“老師”聯系,對方稱協議未到期拒絕提現。實際上,虞女士夫婦并沒有與對方簽訂過任何協議。發現被騙后,虞女士向警方報警求助。
接到報警后,天河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通過前期線索綜合研判,并對涉案資金流水和涉案App等全面展開調查取證工作,同時進行全方位深挖經營。
辦案民警經偵查發現,2020年10月26日、29日,有一女子分兩次在廣西東興市某郵政儲蓄銀行取現190萬元。為查明嫌疑人身份,專案組民警遠赴東興市。經縝密偵查,辦案民警鎖定詐騙團伙藏匿于當地某居民樓內。
2020年11月20日,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抓捕行動小組現場抓獲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查獲47張涉案銀行卡及身份證、U盾一批,現場繳獲涉案現金37.5萬元。
經審訊,李某等人供述,其通過成立某貿易公司,為境外電信詐騙團伙騙取的涉案資金進行轉賬和取現,掩飾隱瞞該團伙的犯罪所得。
經擴線偵查,專案組民警相繼鎖定了涉嫌制作“某泰”App的夏某等人,以及收購手機、銀行卡用于轉賬的李某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
2020年12月2日至2021年1月5日,專案組民警遠赴廣西、浙江、陜西、重慶、廣東深圳等地追查,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查獲電腦、手機等涉案物品一批。
截至目前,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其中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5名,1人因處于哺乳期取保候審,后天河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8人。該案扣押涉案贓款37.5萬元,凍結涉案贓款257萬元。
虛假股票平臺,“榨干”事主錢財
經調查,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夏某,系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程序員。2020年8月,夏某受境外一男子委托,對某股票平臺源代碼進行修改。
隨后,夏某聘請5名網絡技術員,組建“開發小隊”團隊。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對境外男子指定的多款正規股票投資平臺App源代碼進行修改和封裝打包。該境外男子則每月通過數字貨幣支付夏某等犯罪嫌疑人報酬。夏某收到數字貨幣后,變現為人民幣,轉賬給團隊成員。
據夏某等犯罪嫌疑人供述,用于詐騙的“某泰”App和正規股票交易平臺看上去一樣,可操作股票買入賣出、打新股、綁定銀行卡等,可看持倉、新聞、資訊等,事主覺得自己進入的是正規股票投資平臺。但詐騙團伙卻利用事主下載的安裝包進行電子數據采集,當事主轉賬充值時,后臺操控自動跳轉至詐騙團伙的賬戶收款,掌控事主資金。
為騙取事主信任,詐騙團伙先以“免費推薦股票”為名,引誘事主上鉤。新入的事主在“某泰”App投資,先期可嘗到“甜頭”,平臺能及時返現,更會賺到“快錢”。當事主的投注越來越大時,詐騙團伙會操控軟件令事主不斷“虧損”。有的事主以為自己的錢虧進了股票市場,只好自認倒霉;有的事主承受不住經濟壓力,想退出時發現賬戶無法取現,從而醒悟自己被騙。
辦案民警介紹,這類虛假股票投資平臺,表面上看和真實證券市場趨勢一模一樣,但實際上,事主的資金并沒有進入真正的證券交易市場,而是直接轉入詐騙團伙掌握的賬戶,賬戶盈虧全是虛擬的數字。天河警方收集的證據顯示,“某泰”App共涉及800多名事主,涉案金額達9600余萬元。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市民群眾一定要擦亮雙眼,不斷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不安裝他人推薦的來歷不明的App,不點擊網絡投資理財的不明鏈接,要通過正規合法平臺投資交易。發現被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