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個傾聽電話里的現代生活

“在這一小時里,我愿意花時間,陪伴這個人……更多時候像一個擁抱,無論你是好還是不好,我們敞開胸懷讓你來說,沒有想一直探究你?!?br />
春節前的一通傾訴電話,讓李虹至今沒有走出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孩和她聊了一個半小時,他說起電影、音樂、科幻小說,那是一次非常愉悅的傾聽,五十歲的李虹第一次走進這一代年輕人的世界,體會到他成長的不易,和他的痛苦共情?!?/blockquote>

責任編輯:邢人儼

隨著現代居民生活煩惱增多,線上傾訴渠道變多,截至2019年10月,精神類服務電商的用戶數已飆升至2300萬。 (視覺中國/圖)

如果給你一小時向陌生人暢所欲言,你會說什么?

傾聽志愿者李虹有次下班還沒來得及到家,坐在車里接起了傾聽熱線。她提前加了對方的微信,主動說:“你微信的頭像里有好多花,你是不是很喜歡花?”

對方立刻打開話匣,滔滔不絕地說了下去,李虹在車里不斷變換耳朵接聽,到后來兩只都紅了。這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她先傾訴了自己的生活以及不被理解的苦惱,接著分享她的轉變和快樂。最后對方問她,你有什么感受嗎?李虹說,我很開心,給你唱首歌吧。她唱了一首藏族祝福歌。

電話那頭沉默了許久,老太太說,我是流著淚聽完的,第一次有人這樣和我聊天。李虹安慰她,我們還會是朋友。這是李虹難忘的美好夜晚。傾聽結束后,按照規定,她們互刪了好友。

2020年疫情期間,為安撫居家隔離的焦慮情緒,美新路公益基金會開通了“傾聽一小時”公益熱線。至今已經接到的近六百個來訪中,女性的比例高達74.5%。2019年10月,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現代居民生活煩惱增多,線上傾訴渠道變多,精神類服務電商的用戶數已飆升至2300萬。

有別于閑聊或心理咨詢,美新路的傾聽規則有三條:不打斷、不評判、不主動給建議。

美新路基金會理事長盧麗娟常說起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次和母親發生沖突后,她先后給三個閨蜜打電話。身為基金經理的閨蜜安慰她,“你知道你媽就是這樣,有什么可生氣的”;性格溫柔的閨蜜則轉而向她哭訴自己的母親;還有一位甚至沒有耐心傾聽她的苦惱。盧麗娟生氣且不解:“他們都用理性的成年人思維來和你說,覺得這些道理你都懂,你有什么可傾訴的?”

熟人間的交流囿于雙方互相熟悉,往往充滿了評判與干預,未必能真正聽進對方的傾訴。傾聽熱線希望提供“全然接住”的服務。

志愿者王云比喻,每個人出生后就戴著許多面具,在各式各樣的社會角色中生活,有一部分東西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