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樂食
樂山是一座三江匯流的城市。這座江邊的西南小城,物產豐富,又偏居川南,大多時候人們的生活都是靜謐安逸的,在四川美食版圖中還頗有分量。
翹腳牛肉——翹著二郎腿,在街邊吃牛肉、喝湯、曬太陽——這道菜名,或許最能詮釋一名吃貨在樂山的快樂。
責任編輯:楊嘉敏
高中畢業的時候,跟同寢室的樂山同學去了一次她家,最讓我回味無窮的,不是壯觀的樂山大佛,而是游玩完后,在街上吃的一家牛蛙火鍋。就是那種最不起眼的小店,但肉嫩入味,麻辣爽口,吃得我滿頭大汗,每每想起來,都感嘆想再吃一回。
后來問那位同學,當時帶我們去的牛蛙店,究竟是哪家。她困惑得回憶了老半天,也沒想出來,對她來講,樂山味道大概都是那樣。我這記憶里的味道,也只能永遠留在記憶里了。
如今,樂山早已成了美食名城,專門來這里吃一天的成都人實在太多。動車開通后,四五十分鐘就能從成都抵達樂山了。我再也沒吃過牛蛙火鍋,但那里滿街的小吃,人頭攢動的食客,撲面而來的大快朵頤氣息,都讓人心神蕩漾。
樂山翹腳牛肉店里,不是飯點,也有擁擠的食客。
排骨面和豆腐腦
去樂山逛吃之前,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只有一天且想吃的太多了,我就和朋友定好攻略:盡量分食,多點不同種類,多去不同店。但不幸地是,剛在第一家潘六孃排骨面合吃了一碗普通的排骨面后,這一計劃就破產了。
因為排骨實在太好吃,加上大清早沒吃早飯,我們沒抵制住誘惑,又加了一碗干紹面,一下子就飽了。作為嗜辣的四川人,我絲毫不覺得清湯的排骨面寡淡。排骨外面裹了一層薄薄的面粉,我想是炸過之后再放入排骨湯中煮的,所以吃起來有酥軟的口感。就著有勁道的手工面,實在是早餐的不二選擇。難怪這家號稱有35年歷史的老店,能這樣樸素地征服本地人和游客。
吃飽之后,我們沿人民南路往南,至叮咚街,就到了樂山的老市中心。
叮咚街以街上有名的“叮咚井”為名,就在文廟東側??谷諔馉帟r期,武漢大學曾遷到樂山,在這里辦學8年。文廟當時就成為武大校舍,學校把辦公室和圖書館都設在了此處。理所應當地,叮咚街也成為當時武大學生往來最多的一條街道之一。
在那時,這里就聚集了一大堆的小販和商店。街邊有一位“永遠坐在那里的老頭”賣烤番薯,學生們喜歡買一個帶回宿舍再吃。還有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