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深處,哈兒司令的西式長街
巴山南麓、渠江之濱,有一座明末清初形成規模的古鎮。這里遠離鬧市、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然而早在1931年,便有一處西洋建筑群,如天外來客般降臨這里:一條全長380米的主街,由清一色歐式建筑風格的房屋夾道而成。
面對當年這創舉,深感面相憨厚的范紹增將軍在人生征途上的勇氣和決斷,故鄉就被他改造得不落俗套。
責任編輯:楊嘉敏
時至今日,古鎮這條長街之外,竹籬茅舍、田疇菜畦,一派典型的川東鄉村景致;長街之內,洋樓櫛比、燈紅酒綠,頗有上海灘的都市風情。
這一西式長街,其造型功能的奇異、外觀裝飾的時髦、巨額構建資金的籌措,都與一個大智若愚的行武之人息息相關。此人兼具草莽大俠的頑劣與仁義、江湖雄杰的狡黠與憨直、亂世英豪的溫情與剛烈。他,便是電視劇《傻兒司令》主角原型、抗日愛國將領范紹增。
歐式小鎮中的女性“特區”
這個古鎮名叫清河,位于達州市大竹縣境內。這條通衢長街名叫將軍街。
清河古鎮場口,迎面是一幢房屋山墻上的巨幅人物畫像。這人物一身戎裝、面帶憨態、手勢笨拙地向過往之人致以軍禮。路人抑制不住笑意,又油然平添幾分肅穆。此人便是范紹增將軍,清河是他的故里。
清河古鎮場口范紹增像
走近鎮中心,哈兒(四川稱傻兒為哈兒,范紹增綽號“范哈兒”)如影隨行,不少餐館、茶社、旅店以哈兒命名,或有廣告招牌中嵌以相關字眼。穿過一道高十多米的柵子門拱形門洞,便是將軍街了。
我佇立街口放眼望去,只見街道兩旁形制完全相同的一樓一底、歐式廊柱的房屋,一眼望不到盡頭,令人感覺這不像是公共場所,而應該是私家地盤。若不是青石鋪路的街面上游走著纏頭帕吸旱煙的農民,若不是寬敞的廊檐下擠滿玩牌、下棋、喝茶的居民,真令人仿佛置身于歐洲某個小鎮。
細看通街的房屋,底樓由一根根希臘風格的圓柱支撐,使街沿形成寬約三米的可遮陽避雨的廊道,頗似南方沿海城市的騎樓。奇特的是,二樓由中式木窗木門裝點,且形成懸空的通街走道,猶如一條天街。當地人告訴我,別看現在各家各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