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青銅神樹,漢代轉變為搖錢樹: 三星堆與中國文明多源性
中國文明的初期恰恰是“滿天星斗”,四方星輝交映,捧出了黃河流域的“太陽”?!爸袊薄爸性钡摹爸小?,實則蘊含了對四方上古文化的古老記憶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2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表明古蜀國要么是中原文明的支流,要么是與中原文明相互平行但又有密切學習交流的關系,又或者是幾種古文化的匯聚和創造性發展,都可以在東亞文明區系的內部予以解釋。圖為2021年3月10日,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2021年發掘現場,3號坑。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發現了兩處古蜀國的祭祀坑,其中出土的青銅頭像、大立人、神樹等神秘精美的文物震驚中外,昭示出一個古老文明的存在。
最近幾年,又在原坑的附近發現了多座祭祀坑。經過一段時間的發掘,有關部門于2021年3月20日公布了初步考古成果,宣告已經出土金面具殘片、鳥形金飾、金箔、彩繪銅頭像、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玉琮等重要文物五百余件。三十余年后,“三星堆熱”又一次席卷中國。
關于三星堆遺址(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成都金沙遺址)所代表的古蜀文化,主流的解釋是商周時期的西南方國,屬于古書中有片段記載的蠶叢或者魚鳧王朝。不過,歷來也有一些吸引眼球的奇怪說法流傳,比如說,三星堆的人像和面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