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失眠,別人的千億大生意
2020年我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過2600億元,有望于2024年突破5000億元。從細分領域來看,枕頭、床墊、助眠香薰燈等器械用品的消費金額約占70%,保健藥物約占20%,睡眠App占10%。
對大多數人,尤其是失眠嚴重者,褪黑素沒有促睡作用。如果把褪黑素當作“安眠藥”長期大量服用,可能造成肝功能損傷。
睡眠屬于人類大腦的問題,科學界對失眠的機制機理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任何“網紅”助眠產品,如果聲稱100%緩解失眠,肯定是騙人的。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2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馬肅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11月,青島,消費者在展會上參觀進口乳膠寢具展示。
吃顆褪黑素,點燃香薰燭,擺正乳膠枕,戴好蒸汽眼罩……對今年23歲、剛從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陳馨(化名)來說,睡覺前的準備工作,是一種頗有儀式感的享受。
從某種程度上說,她很依賴這些被收納在床頭小鐵籃里的助眠“神器”——熟悉的香味跟觸感在身邊,“營造了一種安全和放松的氛圍,讓我感到睡在屬于自己的地方,才能睡得著”。
為一夜好眠,平均每個月陳馨要花200-300元左右來“續命”——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褪黑素占了一大半,幾元一片的蒸汽眼罩、約30元一罐的香薰也要隨時補充。
在中國,像陳馨一樣的失眠患者或追求優質睡眠的人群,正在撐起一片千億級規模的“睡眠經濟”市場。中國睡眠研究會公布的《2020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下稱《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67.4%的受訪者購買過足浴盆、助眠枕、睡眠儀、褪黑素、蒸汽眼罩等網紅助眠產品。
但調查顯示,有52.8%的消費者認為,即使用了網紅助眠產品也沒有效果,仍睡不著,甚至有10.1%的人認為使用之后更難入睡。還有消費者認為,高價購買網紅產品是“用焦慮治療焦慮”,潛在的副作用可能更不利于睡眠和身體健康。
“睡眠經濟的市場上模仿抄襲成風,導致渾水一片,從來不缺概念、不缺用戶,但缺乏行業標準。哪些東西能真正改善和提高我們的睡眠質量,需要有靠譜的機構來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讓百姓放心消費、明明白白消費?!比珖l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睡眠產業分會執行會長汪光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花錢買好覺
對大多數人來說,2020年或許是居家時間最多的一年,但令人意外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們的睡眠問題也水漲船高。
2021年3月18日,中國睡眠研究會在京發布的《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