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析了15051條數據

編者按:?

什么是理想之城?

那里應該有最完備的生活保障,讓人們“不擔憂”,不擔憂被生老病死、人間意外“拖貧”,不擔憂子女教育學位,更不擔憂環境質量和食品健康;

那里應該有最舒適的公共空間,讓人們“不壓抑”,既是文藝青年收留地,也能血拼消費買買買,交通便捷暢行,百姓安居樂業;

那里應該有最向往的生活方式,讓人們“不約束”,讓居者詩意棲息或揮灑才能,居家擼貓或出門遛狗,每個人追求不同,畫面定格當然各異;

那里應該有......

有人說:理想如星辰,我們永不能觸到,但我們可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理想之城其實也像星辰,或許永不存在,或許尚未存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尋找它的方位,描摹它的輪廓,去無限追求,去無限接近。

2020年,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第一次試圖描繪它。研究團隊從人的生活體驗出發,從市民準入、生活舒適、公共空間、市民待遇四個方面,構建全國34城《理想之城榜》。

2021年,我們帶著更齊全的行囊,再次踏上征途。

今年,《理想之城榜》擴大觀察范圍,按照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等指標將評估對象增至57座城市,并對指標體系進行優化擴充,新增多張子榜單,只希望能更靠近一點點那座“理想之城”。

責任編輯:戴春晨 危昱萍

交易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活動。買與賣,推動著人們的行走與相逢,構成最日常的城市生活。買到一件稱心的衣服,進入一家合口味又不需要等號的餐館,人們“爽感”的來源往往和“買買買”有關。

哪座城市買買買最爽?

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嘗試運用量化模型,從豐富度、滿意度和分享度三大維度,呈現中國城市消費空間的“體驗值”。經過數據采集、挖掘和清洗,我們最終獲得覆蓋57座大中城市的15051條有效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測算和分析,最終形成《中國57城消費空間體驗榜》。

在消費空間體驗的榜單上,一線城市不出意料地排行前列,上海、北京和深圳“包攬”前三名;成都以微弱的優勢超越“老一線”廣州,與其分列第四、第五名;西安、蘇州、重慶和杭州得分相近,緊隨其后。

研究發現,一線城市消費選擇更“豐富”,其啟示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消費者“買得到”;長三角地區滿意度更高,其經驗是保障權益提升消費體驗,使消費者“買得開心、買得放心”;而某些二線城市有更高的分享度,其策略是抓住新新媒介的“閃光機會”,刺激分享欲望,使消費者愿意“安利”給他人。

一線城市守“富”成功

“消費豐富”是基礎的客觀條件,也就是城市的消費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度”。它回答了在一個城市消費選擇“有無、有多少”的問題。

研究團隊爬取高德地圖中57座城市“購物中心”的數量,以衡量城市的消費豐富度。

我們發現,在消費豐富度較量中,上海領銜一線城市擊敗諸多二線城市,守“富”成功。

這樣的結果應該在許多人的意料之內——消費供給最充足的城市,依然是最為富足的北上廣深;一些新興的“網紅”城市,依然沒有追上來。而上海正展現一線城市的絕對優勢:時尚“魔都”不僅消費場所選擇最多樣,更是國內外知名品牌開拓市場的優質選項。

購物中心是滿足人們多樣化、一站式復合消費需求的公共空間。它與普通商場、街邊店鋪、便利店等場所截然不同。一座大型購物中心,通常具有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生活服務等幾大核心分區。從功能屬性而言,購物中心就像濃縮的“城市”。

換句話說,購物中心的“豐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所在城市的“豐富度”。購物中心的繁榮,不僅反映城市商業發展水平,也是人口數量、人民生活水平等多項指標的綜合體現。一線城市憑借多年的發展積累,經濟實力強勁,基本功扎實,已是不爭的事實。

盡管成都、重慶等“后浪”城市近年來勢頭強勁,在某些賽道也曾驚艷萬千,但是想要完全與前者處于同一水平,還需內外兼修以取得全面發展。

上海擁有2428萬常住人口。人口既是生產力也是消費力,龐大的人口規模、處于“金字塔”尖端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支撐起遙遙領先的消費體量。這座城市不僅購物場所眾多,而且入駐品牌名氣大、種類多,堪稱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首店收割機”。

所謂“首店”,是指品牌在某區域開設的第一家店。城市本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商圈集聚程度,都是品牌首店選址的影響要素。

作為商業底蘊深厚、國內外知名的時尚“魔都”,上海毫無疑問處于TOP水平。

上海商務委員會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新增首店986家(不含快閃店),占全國近一半。其中,78%選址在購物中心,其余選在百貨商場或街鋪。在精選的333家最受關注頭部首店品牌中,七成已開拓或計劃開拓連鎖店。

國內外知名品牌首店的引進與后續拓展,成為上海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新動力。

“首”的排他性、獨特性,再加上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使得“首店”的落戶天然具有影響與輻射能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將“首店經濟”視作消費活躍的新動力,紛紛出臺方案加以引導與鼓勵。2019年以前,上海與北京幾乎壟斷了新進品牌在全國的“首店首發”,二城擇其一是大多數品牌選址前的“必選題”。

不過,現實看似靜水流深實則暗流涌動。深圳、成都等城市,正通過大力扶持、獎金激勵多種方式來增強“首店引力波”。需要指出的是,成都曾在《關于加快發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實施意見》提出“2021年各類首店超200個”,該目標已提前實現?!笆椎甑谌恰睗u漸浮出水面。

“包郵區”憑什么線上線下雙開花?

在購買商品和服務過程中,個體對所接觸到的消費供給、消費環境和消費維權的情緒反饋,即消費者主觀上“是否滿意”,也是影響消費體驗的重要指標。

研究團隊引用中國消費者協會《2020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相關數據,來對57座城市進行分析評判。

數據呈現的結果是,全國最受好評的城市,多數在“包郵區”。

從區域布局看,長三角城市消費滿意度強勢領先,在15強奪得8席名額,而珠三角城市、中部城市滿意度相對較低。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千億元以上的22座城市中,長三角地區的5座入圍城市,消費滿意度分值均高于82分;而珠三角深廣莞、中部地區的三座省會城市,均低于79.32這一全國平均得分。區域表現有著明顯差異。

“包郵區”城市勝在均衡。我們發現,中部省會與珠三角城市在“消費維權”上有著明顯短板,而長三角城市各項得分均衡,消費維權指標更是7強占5席。

眾所周知,長三角以“包郵區”聞名,線上消費保障完備是情理之中,但在這項以線下場景為主的消費滿意度測評中,仍表現亮眼,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研究團隊認為,這離不開大數據的智能應用與城市群的協同合作。

以“電商之都”杭州為例。公開信息顯示,自2016年“放心消費在浙江”行動啟動以來,杭州抓住自身“數字化”、“智能化”優勢,通過數智賦能、維權創新等探索,積極打造獨具杭州特色的“高科技、智慧化”放心消費環境。

消費領域越來越“智慧”的同時,“包郵區”還推動區域無界化融合。

2019年5月,滬蘇浙皖一市三省市場監管部門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共同開展“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方案》,聯合開展“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嘗試打破區域內的消費維權障礙,保障消費者線下異地異店7天“后悔權”。

研究團隊注意到,環太湖八地權益一體化推進、二十一地進口商品維權機制建立……像軌交一碼通行、社保積分互認等社會民生領域的“無界合作”一樣,長三角就各地消費權益平等探索合作新模式,擁抱彼此共贏共生。

新新媒介讓一線洗牌?

沒有多少人會否認,互聯網浸潤的這屆年輕人,更有分享的欲望。時下的95后和00后熱衷傳播分享和參與互動,具有超強“種草”能力,進而激發出強大的消費潛力。

研究團隊將分享、互動與“種草”意愿歸納為“消費分享度”,并通過微博、抖音兩個平臺的商業綜合體POI打卡、視頻傳播等數據來衡量該指標。

結果顯示,在消費分享總排名中,西安、成都位居第一名和第四名,打亂四強格局,傳統的一線城市重新“洗牌”。在微博、抖音細分平臺中,城市表現有著明顯差異:深上北等“老炮兒”高居微博分享度三強,以明顯優勢碾壓其余城市;而新銳城市擁抱抖音,西安、成都拔得頭籌。

相同目的的分享行為,不同平臺有著迥異的城市排名。

這背后的答案,傳播學家保羅·萊文森50年前曾有過預示。

在萊文森看來,第一代新媒介受到嚴格的編輯控制。在舊媒介和新媒介這兩個領域,只有少數人能把自己想要傳播的內容和生產的訊息向世人傳播。相反,新新媒介領域里,人人都能把自己想要的內容向別人傳播。時下大熱的微博、抖音等平臺,就是典型的新新媒介。

在21世紀盛行的“新新媒介”,給消費空間體驗的城市座次,增添了新的變量。傳統的一線城市迎來新的挑戰。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北上廣深”成了固定搭配,在傳統媒體中,形成了特有的、其它城市無可比擬的強號召力。然而,隨著新新媒介的發展,以微博、抖音等平臺為代表的圖文影音表達方式日益變得豐富多樣。

這為西安、成都等后起之秀提供了新的展示舞臺。

巨量算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聯合發布的《美好城市指數:短視頻與城市繁榮關系白皮書》顯示,超過八成的抖音用戶會因為喜歡特定城市、商圈的短視頻而前往“打卡”。

千年古都西安在新新媒介面前,表現出超強的適應能力。

2017年底,一段15秒的“摔碗酒”視頻在抖音上刷屏,短時間內獲贊上千萬。短短十幾秒的視頻,裝不下宏觀的敘述,卻能展現城市微小可感的細節、無以言表的魅力。

在文物考古新聞之外,這座千年古都,以另一種姿態進入人們視野。究其原因,既有這座城市豐富的可供活化、商業化的文化資源,也有政府部門集體行動的因素。(相關閱讀:《“抖音之城”西安》)在新媒體時代,網絡熱度可以無縫轉換為旅游消費動力。

據統計,西安是2018年全國旅游業增幅最高的城市,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同比增長36.73%,旅游收入同比增長56.42%。社交分享拉動消費增長的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在新新媒介平臺層出不窮的時代,每個城市都擁有等同機會的“聚焦時刻”,但能否打開心胸,主動抓住鏡頭掃來的那一秒,就會走向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想做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內城市還缺啥?

自2019年10月商務部等部委倡議以來,國內已有近20座城市設定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路線圖。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南京等知名城市。

不過,如何建設有全球影響力、吸引力的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各大城市還在秉燭前行。

想做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內的這些城市還缺啥呢?

借助消費空間豐富度、滿意度和分享度三大維度,我們試圖給出參考答案。

豐富的場所與品牌是百丈消費高樓的地基,也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第一把密匙。

目前來看,只有北上廣深成等少數城市商業底層建設完備,其它城市的消費基礎設施相對薄弱。

不過,許多城市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迫切與必要性。

研究團隊對各市國際消費中心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及媒體報道進行詞頻分析后發現,品牌(含品牌首發、品牌集聚等)、商圈(含商業街區、步行街等)等基礎設施建設是所有城市共同焦點話題,而商圈林立、首店云集、消費活力迸發,也幾乎是所有城市建設者的最佳期待。

提高消費者維權效率與消費滿意度,在行動方案關鍵詞云中未見身影,卻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第二把密匙。

在已出臺建設方案的城市中,近半數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處于全國平均水平之下。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負面消費事件具有“毀大廈于一旦”的破壞力。

2015年青島“天價大蝦”的輿情事件使“好客山東”形象跌入谷底,相關部門通過數年努力,才勉強修復城市形象,而其中金錢與精力消耗著實可惜。

研究團隊認為,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維護合法權益,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應有之義。而消費者只有“買得開心、買得放心”,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消費信心和動力,反助城市經濟發展。

善用新新媒介,打造城市獨有品牌,則是最后秘訣。

盡管各市錨定“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但是縱覽行動方案,上海、深圳、廣州爭創“時尚之都”,“武漢購”和“上海購物”口號撞車,城市獨特性隱秘在角落。在00甚至05后崛起的新時代,“獨特”和“自我”的個性追求較90后更甚之。

因此,在建設綜合能力、發揮引領帶頭作用的同時,城市也要抓住新新媒介提供的“改天換命”新機遇,通過新玩法抓住用戶心理,刺激社交分享,打造城市IP。

數據說明:

【消費豐富度】主要衡量購物中心數量,于2021年3月15日在高德地圖采集而來。

【消費滿意度】主要衡量消費環境、消費供給和消費維權三項指標。數據源于中國消費者協會:《2020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

【消費分享度】主要衡量微博分享度和抖音分享度。其中微博數據采集時間為2021年3月8日;采集內容為2021年春節前后微博平臺購物中心POI分享量;抖音分享度為巨量算數2020全年美好城市指數(SIRFA)商業綜合體模塊抖音POI得分,涵蓋傳播、影響、推薦等五項一級指標,播放量、完播率等超十項二級指標。

數據處理:上述數據經無量綱歸一化處理,放入指標模型測算。

消費者滿意度相關數據未進行處理,為直接引用。

《中國城市消費空間體驗榜2021》研究團隊

指標模型編制郭倩倩戴春晨

數據挖掘處理郭倩倩常媛媛石登江

可視化設計石登江李紫茵黃思毅蔡伊婷李傲吳欣燁潘睿

(頭圖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網絡編輯:鄧麗萍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