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頭燙臉事件的隱喻:唾面自干助長霸凌,是懦弱不是雅量
接受變態的“懲罰”,選擇服從,明面的理由自然是保住來之不易的工作,而潛意識里,卻還是受制于“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意識,認為不反抗、不做出頭鳥,就能很快將不愉快的一頁翻過去,人生還是繼續充滿陽光。這顯示出習慣于自欺欺人的“忍者”性格。
責任編輯:陳斌
在民間,“小不忍則亂大謀”“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哲理往往被曲解為凡事得忍、忍一忍就過去了。
某地一企業發生高管以煙頭燙員工臉事件,據說是因該員工業績差,故而在聚餐之際“收拾”之。據該員工本人描述,當時,上司一個煙頭按其臉上,他以為是誰不小心,轉過臉看的時候,第二下又燙到臉上了。燙完第二下,上司當眾問他,“疼不疼?燙不燙?疼就對了,這樣你才能長點記性?!?/p>
煙頭燙臉,我只在很久以前的影視劇里見識過。自打抽煙鏡頭受到批評之后,眼見著把煙頭當懲罰性武器的劇情也幾乎消失了,遑論拿煙頭燙人臉。
燃燒著的煙頭中心溫度據說達到700度左右。拿煙頭燙臉,可謂傷害性不小,侮辱性更大。被煙頭燙臉的員工事后憤然報警,足見此事早已越過人情與法理底線,令人難以容忍,不拿出決裂之勇不能充分表明“士可殺不可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