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合規風險高發,平臺責任引發討論
責任編輯:侯明輝
2月份守法合規領域的事件占比達86%,合規風險高發警示企業始終需要夯實基礎責任,不能對日常運營中的合規工作掉以輕心。面對互聯網新業態新問題,有關平臺企業責任邊界的討論雖存分歧,但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共識已經形成。
2021年2月,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共收集篩選了101件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從涉及的社會責任議題看,守法合規領域的事件最多,占比86%,比1月份增長了16%,具體涉及生產假冒偽劣產品、違規開展金融服務、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商業賄賂等問題。從行業分布看,金融行業發生的警示事件最多,占比達69.3%。
經過專家投票選出的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中,涉及守法合規議題的有5件,涉及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議題的有2件,涉及消費者責任的2件,另外1件涉及環境責任。
圖:2月份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議題分布
金融機構應筑牢合規底線
2月份的合規風險事件共87件,且集中在金融領域,如銀行機構中的違反反洗錢管理規定、貸前審查不嚴格、違規放貸等,信托和保險機構的公司治理不健全、財務數據不真實等。其中,中信銀行和四川信托被開出巨額罰單。
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對中信銀行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中信銀行因涉及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四項反洗錢領域違規行為被罰款2890萬元。2月7日,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對四川信托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存在十三項違法違規事實,依法對其罰款3490萬元,刷新了信托業史上被罰金額的紀錄。
自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以來,金融監管力度不斷加強,金融領域的突出風險得到有序處置,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實施金融安全戰略,“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落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笨梢灶A見,金融領域仍將保持強監管態勢,金融機構切不可以身試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2月收集的金融合規風險事件中,有部分金融機構因為“違規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被罰”,如北京銀行長沙分行“個人貸款最終用于房地產領域”,中信銀行貴陽分行“違規向房地產企業融資”等。
2020年8月,人民銀行和住建部會同相關部門形成了對重點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即業內俗稱的“三道紅線”,旨在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管理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化,矯正一些房地產企業盲目擴張的經營行為,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因此,在“房住不炒”的宏觀政策以及“三道紅線”的約束下,金融機構違規向房地產行業放貸,存在巨大的業務風險,更不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平臺企業不只是信息中介
貨拉拉平臺發生人身安全事件后,又一次引發了有關平臺責任的討論。
毫無疑問,平臺經濟已經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不同領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對公眾生活產生著廣泛影響。盡管在相關事件中,社會各方對于如何界定平臺企業的責任尚有爭議,但正在形成的共識是:平臺企業不只是信息中介,不能以“格式條款”規避其應承擔的責任。
3月1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專門就研究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問題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進行討論研究。會議指出,我國平臺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些平臺企業發展不規范、存在風險。會議強調要建立健全平臺經濟治理體系,明確規則,劃清底線,加強監管,規范秩序,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就貨拉拉事件而言,在事故發生前,貨拉拉平臺的安全管理存在明顯問題。如其在致歉信中所說,作為一家貨運平臺,僅針對貨物安全作出的產品流程是遠遠不夠的,部分訂單涉及人身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顯然,貨拉拉并沒有及時汲取滴滴順風車的教訓。
在平臺生態中,平臺企業(平臺運營方)具有較大話語權,對平臺規則和平臺其他參與方的權益能夠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平臺企業不僅僅是信息撮合的中介,更不能以此確認自身的社會責任。影響越大,責任越大。平臺企業的社會責任充分考慮到平臺的影響力,建立基于平臺相關方權益保障和期望訴求的社會責任識別機制,構建多方參與的履責生態。
2月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一、貨拉拉平臺發生人身安全事件
涉及領域: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
事件回顧:2月6日,23歲女孩跟隨貨拉拉貨車搬家途中,從車窗跳下,四天后搶救無效去世。事件發生后貨拉拉司機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被刑事拘留。2月24日貨拉拉回應,承認平臺存在安全預警缺失、產品安全功能不完善、善后跟進速度慢等問題,并公布整改措施。
警示:相似的情況曾發生在滴滴順風車平臺,顯然,貨拉拉并沒有及時汲取滴滴的教訓,也沒有承擔起與自身影響力相適應的社會責任。自2013年成立以來,貨拉拉已經完成7輪融資,從最初的同城貨運平臺發展為一家互聯網物流商城,業務覆蓋全國352座城市。影響越大,責任越大。盡管貨拉拉公布了整改措施,但是平臺責任不能靠重復上演的悲劇來提醒。
二、抑菌霜激素超標致嬰兒出現不良反應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多名家長在網絡上反映,寶寶在使用一款抑菌霜后出現發胖、毛發增多等不良反應,該款產品產自江西真潤健康產業有限公司。2月3日,江西樟樹市委、市政府成立調查組,會同宜春市衛監局進駐涉事企業,開展聯合調查。2月9日,公布調查結果:江西真潤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七草兩葉抑菌膏”含非法添加物丙酸氯倍他索,擬依法沒收企業違法所得34800元,處貨值10倍罰款,共計罰沒477450元,并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其消毒產品衛生許可證。
警示:抑菌霜激素超標致使嬰兒出現不良反應的事件在1月份就有發生,當時的涉事企業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被暫停生產并吊銷營業執照。教訓在前,真潤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可謂頂風作案。食品、藥品、衛生用品與人民生命健康密切相關,嬰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企業應牢牢守住產品質量安全底線。
三、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約談特斯拉公司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2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與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以及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消費者反映的異常加速、電池起火、車輛遠程升級(OTA)等問題共同約談了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回應被約談表示:誠懇接受政府部門的指導,并深刻反思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加強自檢自查。
警示: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下半年,被報道出的特斯拉“失控”事件超過10起。然而每次事件發生后,特斯拉總能“完美甩鍋”,絕口不提自身產品可能存在的問題。此次特斯拉被五部門聯合約談,實屬罕見。但愿傲慢的特斯拉能真正學會尊重消費者,畢竟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立足市場的第一責任。
四、王龍集團公司等企業盜用技術秘密被判賠1.59億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宣判了浙江嘉興中華化工公司等與王龍集團公司等侵害技術秘密糾紛上訴案,被訴侵權人王龍集團公司等盜用香料“香蘭素”技術秘密,被判賠償技術秘密權利人1.59億元。
警示:這是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史上判決賠償額最高的侵害商業秘密案件。非法獲取技術秘密,侵犯了受害企業的權益,更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于這樣的惡意侵權行為應給予嚴厲打擊。
五、茶顏悅色因不妥文案兩次致歉
涉及領域: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
事件回顧:“我撿了一個簍子”,茶顏悅色馬克杯上這一段廣告創意文案被網友認為有物化女性、不尊重女性之嫌。此外,還有網友舉報,茶顏悅色其他一些周邊產品也存在類似不妥文案。2月19日晚、2月20日凌晨,茶顏悅色在其官方微博就廣告創意被指侮辱女性連發兩則道歉聲明。
警示:茶顏悅色的行為并非個案?;ヂ摼W時代,個別企業一味追求流量,在廣告宣傳中以不當方式博取關注,甚至不惜以低俗博出圈。在出現危機事件時,企業的致歉聲明有時卻成為了公關團隊抖機靈、進行二次營銷的材料。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分子,企業不僅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公序良俗。
掃碼閱讀:茶顏悅色再現“侮辱”女性內容,面對危機更需坦誠相待
六、26款App侵害用戶權益被通報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2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信息顯示,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麥克風、通訊錄、相冊權限問題,工信部發布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其中包括UC瀏覽器、墨跡天氣、QQ輸入法、考拉睡眠等26款App。
警示:App過度索權的問題十分突出,用戶深惡痛絕,但也無可奈何。App運營企業并沒有很好履行保護用戶隱私的責任,很多時候用戶拒絕授權就無法使用App基本功能,實際上等于變相強制用戶授權。3月1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的通知,明確了地圖導航、網絡約車、即時通信、網絡購物等39類常見類型移動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要求其運營者不得因用戶不同意提供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務。希望這一規定的施行,能夠讓App過度索權、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得到有效治理。
七、北京抽檢15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2月3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酒類,食用農產品,飲料,調味品,餐飲食品,糕點7類食品904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國家有關規定檢驗和判定,合格樣品889批次,不合格樣品15批次。
警示:食品安全關乎生命健康。此次抽檢不合格的樣品,既有餐飲公司的餐具、食材,也有超市在售的食品。維護食品安全不僅需要監管部門開展常態化檢查,更需要企業從生產源頭把好質量關。
八、四川信托多項違規被罰3490萬元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2月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對四川信托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四川信托存在多項違法違規事實,依法對其罰款人民幣3490萬元。
警示:行政處罰決定顯示,四川信托存在公司治理不健全、將信托財產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用途、虛假披露信息等十三項違法違規事實,充分反映了四川信托合規意識淡薄、風險管控不足等問題。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背景下,信托業風險加速暴露,需要予以高度關注。
九、阿麗拉酒店因建在飲用水保護區內被關停
涉及領域:環境責任
事件回顧:2月20日,隸屬于凱悅酒店集團的阿麗拉安吉酒店停止運營。2月22日,當地環保部門向媒體表示,阿麗拉酒店建設在當地一個飲用水庫的邊上,可能對飲用水源地造成影響,因此被關停。該項目此前之所以被允許建設,也是因為當地環保部門在飲用水源地的調規方法、方式有涉嫌不當的地方。
警示:雖然阿麗拉安吉酒店關停與當地政府調整規劃有關,不過這也給酒店業敲響了警鐘,在開發建設時,要做足功課,避開環境保護的“雷區”。
十、37款APP未完成整改被工信部要求下架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發布關于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名單的通報,要求尚未完成整改的37款App進行下架,其中包括易企秀(版本4.27.0)、藝龍酒店(版本9.74.0)等。
警示:1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通報了157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要求整改。截至2月3日,37款App未進行整改被強制下架。近年來,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加大了對App損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治理。此次不整改便下架,力度空前。企業應摒棄僥幸心理,與其被強制下架,不如主動承擔責任。
評選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評選采取專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發生的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并從中篩選出候選事件。之后,隨機邀請9位智庫專家進行“背對背”投票,按總得票數由高到低評出“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掃碼閱讀:互聯網企業問題頻發,平臺失管失察問題嚴重——1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