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讀的植物學名著
(本文首發于2021年04月0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植物名實圖考》豇豆圖。
好書,但書名起得不好,很容易影響市場??墒怯袝r書名起得好,換了時代,也同樣會被人錯過,眼下這本《植物名實圖考》就是一例。吳其濬的這本植物學名著,讓很多對植物學沒有興趣的人連翻一下的欲望都沒有,結果讓本來屬于它的讀者卻失之交臂。其實這是一本任何文史愛好者都不應該錯過的好書,且看它是怎樣來寫植物的。
新柯似桃,膩葉如橘。春作小苞,迸開五出,長柄裊絲,繁蕊聚縷,色侔金粟,香越木犀。每當散萼幽崖,擔花春市,翠綠摩肩,鵝黃壓髻,通衢溢馥,比戶收香。甚至碎葉斷條,亦且椒芬蘭臭,固非留馨于一山,或亦分宗于八桂。但以錦囊缺詠,藥裹失收,聽攀折于他人,任點污于廁溷。姑為膽瓶之玩,聊代心字之香。
這寫的是“山桂花”。而寫“山海棠”則云:
春開尖瓣白花,似桃花而白膩有光。瓣或五或六,長柄綠蒂,裊裊下垂,繁雪壓枝,清香溢谷?;ㄩ_足則上翹,金粟團簇,玉線一絲。第其姿格,則海棠饒粉,梨云無香,未可儕也。幽谷自賞,筠籃折贈。偶獲于賣菜之傭,遂以登列瓶之史。
不僅詩意盎然,讀來口角生香,更有對植物形態的極專業準確描寫。此書的文字非常出色,很多篇都可以當做隨筆小品,或者當成藝術性的小論文來讀。能把專門的植物學專著寫得那么漂亮,吸引人讀下去,這是從未有過的。中國古代與植物有關的專著,本草類從《神農本草經》到李時珍《本草綱目》不必說了,就是與文學相關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離騷草木疏》,可曾有過一段這樣的描寫?
吳其濬寫植物的文字峻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