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地標丨走進一大會址,重訪1921
一大代表之一陳公博與新婚妻子當時住在大東旅社, 五十多年后,陳公博當初的這一無心安排,卻成了破解會議召開時間的關鍵細節。
有人質疑黨史研究對于細節的苛求。一大會址紀念館陳列研究部副主任張玉菡回應: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堆疊在一起,“成為歷史的大潮,足以改變時代的方向”。
(本文首發于2021年04月0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19年6月21日,眾多游客在中共一大會址參觀。
每天清晨,當K11大樓墻面上那根閃著熒光綠的時針,指向如波浪一樣的數字“9”時,新天地商圈,這片位于上海黃浦區的知名街區,人潮開始涌動。
一百年來,炮火、革命和嶄新的生活方式在這里次第上演。興業路76號,一棟標注著“104—108號”的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已連續多年出現在中學歷史課本里。青磚墻面上的白色掛牌上,清楚地寫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1921年,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它披荊斬棘,已走過了整整100年,黨員數量從五十多人增加到近9200萬人。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走向成熟,由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100年來,對一大的研究,也從未止步。1951年,一大會址才被發現;1979年,學者才考證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7月23日;一直到2007年,在一大召開的86年后,共產國際代表之一尼克爾斯基的照片才被發現……
“不論是黨史研究者,還是普通老百姓,大家都希望面對的是真正的歷史?!痹谝淮髸芳o念館工作多年的該館陳列研究部副主任張玉菡認為,關于一大的研究不僅僅具有資政育人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追尋來時的路。
“○○○○○之招”
新天地的開發始于1914年法國租界的一次邊界擴展,當時法國人將街道精巧劃分的痕跡依舊,步行者和深色轎車之間,往往被金色的禮賓桿隔開。由頭戴禮帽、身著墨色毛呢大衣門童送出的那些賓客,邁出身后的高樓后,在這塊土地上大約每走200步,就會碰上一個十字路口。
每天早上8點半,一大會址博物館講解員李欣曈穿過方方正正的街道時,這個“白天和晚上完全不一樣”的商圈此時尚未蘇醒,寂靜讓李欣曈可以想象,100年前,來自上海、北京、長沙、武漢、濟南、廣州、日本的13個青年人,為了一次秘密會議,如何躲藏、逃生,又再次奮戰。
以新天地西邊的復興公園為中心,方圓一里地,遺落著眾多革命人士活動的蹤跡。在這個不大的里弄街區里,《新青年》編輯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等革命根據地,曾隱藏在一個個紅磚外墻、黑漆木門的石庫門建筑之內。
但是,李欣曈認為,沒有哪一次活動,如同1921年夏天的那次會議一般,驚心動魄且影響深遠。
在歷史材料的字里行間,依舊可以體悟到1921年7月,那場極其隱秘的相聚。1921年6月29日,剛加入新民學會不久的謝覺哉在日記中寫道:“午后六時,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潤之,赴全國○○○○○之招?!焙髞?,謝覺哉承認,擔心別人發現,所以用五個圓圈代表“共產主義者”。
那場始于1921年7月23日、一個濡濕潮熱夜晚的會議,一直持續到8月初。開會過程中,為掩人耳目,代表們大多以“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的名義住在博文女校。
會議開始前,張國燾被推選為主持人,毛澤東和周佛海擔任書記員,劉仁靜負責翻譯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講話——陳獨秀和李大釗因事務繁忙,并未出席。陳李二人未出席會議的原因一直被學界討論,但一部分學者認為,當時并沒有多少人把這次會議當做大事。會議結束6年之后,周佛海甚至忘記了山東代表的名字,只記得是“兩個學生”。
當會議進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