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碳中和 | 華晨寶馬魏嵐德:雙碳目標將行業綠色發展推向新賽道
汽車產業是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之一。魏嵐德博士認為,汽車產業供應鏈體系的復雜性增加了行業減排的難度,如何讓多級供應商都加入到減排中來是行業面臨的挑戰。但是,著眼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應該看到“雙碳”目標的提出正將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推向新的賽道。
2020年10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谄嚰夹g發展的社會愿景和產業愿景,路線圖2.0提出面向2035年的六大總體目標,其中包括我國汽車產業碳排放總量先于國家碳排放承諾于2028年左右提前達到峰值。
2021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汽車產業實施路線圖,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并行發展,同時通過制定配套法律法規、完善回收利用體系、發布相關標準等,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走上快車道。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認為,“雙碳”目標的提出既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大機遇,也對全產業鏈提出了進一步的挑戰。汽車行業應順應綠色低碳發展的大方向,錨定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加快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深度轉型。行業面臨的突出困難是產業供應鏈的復雜性。以華晨寶馬為例,供應商從一級到N級就涉及多種不同行業,如何激勵所有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特別是N級供應商采取足夠行動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是減碳行動的巨大挑戰。
面對這一挑戰,華晨寶馬將積極發揮自身對產業鏈的帶動作用,將可持續發展延伸到整個價值鏈,推動整體價值鏈低碳轉型,以此全力支持BMW集團的碳減排目標和中國政府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錨定減排目標加速可持續步伐
南方周末:“十三五”期間,華晨寶馬在綠色發展方面開展了哪些重點工作和創新探索?
魏嵐德:可持續發展植根于華晨寶馬DNA, 一直是華晨寶馬的公司戰略基石。我們始終堅持通過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創造長期經濟和社會效應,致力于成為高端個人出行領域可持續發展領導者,提升各利益相關方的生活品質。
就“十三五”期間的綠色運營實踐成效,我想有幾項榮譽值得一說。一是自2017年開始,華晨寶馬連續4年獲得國家工信部頒發的“國家級綠色工廠”的榮譽。二是2019和2020年,華晨寶馬連續兩年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公布的“汽車企業綠色發展指數”中名列第一。當然,榮譽背后是華晨寶馬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并將其貫穿到生產制造和管理運營各個環節的體現。
產品方面,華晨寶馬始終立足產品質量,竭力打造更安全、綠色的產品,保障客戶健康與安全。得益于高效動力技術的提升和不斷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華晨寶馬不斷降低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正式投產并使用,純電動BMW iX3在沈陽投產并出口到全球市場,進一步構建和完善了華晨寶馬新能源汽車閉環生態系統。此外,寶馬不斷拓展充電網絡,截至2020年底,寶馬在全國超過200座城市提供了超過30萬個公共充電樁,以實際行動投入中國以5G、新能源車充電樁基礎設施等為核心的“新基建”中。
在生產領域,通過深度應用工業4.0技術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華晨寶馬成功實現生產方式領域的高質量轉型。華晨寶馬沈陽工廠實現5G信號全覆蓋,是全球首個5G智能互聯的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從2019年開始,華晨寶馬沈陽生產基地依靠自產太陽能電力、購買風能電力以及認購國際綠色電力證書,實現了100%可再生能源電力供電生產。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華晨寶馬將繼續攜手利益相關方,加速可持續步伐,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
南方周末: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華晨寶馬是否作出了針對性的政策研究和行動安排?
魏嵐德:應該說華晨寶馬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是早起的鳥兒,也是行動派,可持續發展戰略一直被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
中國政府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令華晨寶馬深受鼓舞,我們全力支持中國政府達成該目標。
為了更好地開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管理,華晨寶馬從2020年底開始在公司層面設立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邀請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各部門主管參與其中,確保全價值鏈可持續轉型目標和進程的透明和一致。各部門通過可持續執行委員會的平臺,彼此分享可持續發展相關目標的執行情況,同時了解利益相關方關于可持續的新要求;共同開展可持續政策研究,分享外部趨勢和最佳實踐;協調整合跨部門資源,制定減排路徑圖,推動更多的可持續創新項目。
最高管理層參與至關重要
南方周末:在引導車主和經銷商踐行綠色理念方面,華晨寶馬做出了哪些嘗試?
魏嵐德:我們希望通過卓越的可持續產品、豐富的體驗活動將綠色生活理念傳遞給全體寶馬車主,推動他們實現思維定勢和日常行為的可持續轉變。
2020年,我們組織現有和潛在的新能源汽車客戶參與了一系列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活動,包括有機農場參觀,可持續生活方式對話以及新能源汽車試駕和巡游。我們鼓勵經銷商提供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和品牌體驗活動,包括客戶推薦、可持續DIY工坊以及馬拉松、森林音樂節等戶外活動。
2021年,華晨寶馬參與了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我們發起了“勿以‘綠’小而不為,您ECO-PRO了嗎”的活動,鼓勵所有寶馬車主在3月26日早上7點到晚上8點使用寶馬車型上標配的ECO PRO 節能模式進行駕駛,并在“MY BMW”應用上分享一天的碳足跡減排數據。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向全體寶馬車主傳遞綠色生活和消費的理念。
ECO PRO模式是“BMW高效動力”的核心組成部分。駕駛者可以按下擋桿左側的駕駛體驗控制按鈕直接切換至該模式,行車電腦會對車內電子系統進行智能優化調節,減少發動機低效運轉,最高效地利用燃油。車輛進入ECO PRO模式之后所產生的能耗節省,最終會反映在獎勵?程數值上?!癇MW高效動力”的核心理念旨在不斷降低能源消耗,進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此同時提高車輛駕駛性能,使之更具駕駛樂趣——通過創新科技讓客戶“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癇MW高效動力”早在2007年就已推行,并將其領先優勢延續至今,并已成為所有寶馬車型基因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最重要的是,對寶馬客戶而言,無與倫比的純粹駕駛樂趣無需為可持續出行做出妥協。
這些綠色生活理念的轉變不在一朝一夕,期待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主和我們一起走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
南方周末:華晨寶馬在提升環境信息透明度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魏嵐德: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只有公開透明地向利益相關方和公眾展示出其真實的一面,才能真正推動自身的改進和社會發展。
華晨寶馬已經連續七年發布《華晨寶馬可持續發展報告》,連續兩年發布《華晨寶馬綠色發展報告》,并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數據鑒證,保證披露的所有核心數據真實、準確。
信息披露的目的除了向公眾公開外,更重要的是進行自我檢查以便改進。為了負責任地管理我們業務中固有的風險,華晨寶馬制定了三個階段的應對方法。在重要項目的項目設計階段,項目團隊完成風險識別和評估清單,環境管理團隊評估任何潛在的重大環境風險。在項目實施階段,環境管理團隊制定了一套風險管理程序。生產開始后,如果項目發生變化,項目計劃人員將與環境管理團隊聯系,評估建議的變化并事先評估任何潛在的風險。
目前,華晨寶馬已建立完善的綠色發展信息披露體系,并通過可持續執行委員會開展月度數據和信息分享,并聯合整個價值鏈相關業務部門都參與其中。與此同時,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和報告均會定期以項目形式直接匯報管理委員會。
南方周末:華晨寶馬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有哪些經驗可供其他企業借鑒?
魏嵐德:綠色發展已成為聯合國、各國政府、組織、私營部門的戰略重點,對汽車行業尤其如此。同時,來自各利益相關方的壓力和期待,更是將汽車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推向一個新賽道。華晨寶馬一直致力于將綠色發展的承諾落到實處,如果說有什么經驗的話,我覺得這幾個方面可以分享:
一是領導層的重視。企業最高管理層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走多快,走多遠,走多深。只有最高管理層重視,才有可能制定清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搭建有效的可持續發展治理體系,才有可能將可持續目標與管理層績效掛鉤并分解到各相應部門。
二是聚焦可持續發展關鍵議題,制定具有雄心的目標,并且聯合利益相關方一起開展可落地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沙掷m發展涵納的內容非常寬泛,企業需要從眾多可持續發展議題中,聚焦與自己所在行業及業務最相關的議題。這樣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讓員工,以及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有共同的、明確的發力點。
制定具有雄心的目標一方面讓企業處于行業發展領軍位置,另一方面也能確保企業可持續行動方案的落地。因為制定目標的過程,會使一個組織充分理解這個議題背后的技術、市場和政策趨勢,以及企業在所處環境內,自身到底能發揮多大的能動性,在產品研發、生產技術升級等方面有多少可行性。
復雜供應鏈體系增加行業減碳難度
南方周末:汽車行業實現碳達峰面臨哪些主要挑戰?
魏嵐德: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全產業的共同課題,產業各方應協同共進,合力推動目標達成,共建可持續發展的汽車產業。作為排放貢獻第三的產業,汽車行業碳減排面臨諸多挑戰,主要體現在供應鏈、生產和使用三個方面。
在整個汽車生產鏈條中,除了整車廠的生產線,零部件供應商的生產對碳排放的影響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建立具有碳中和責任的供應鏈對于全產業鏈以及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至關重要。但汽車行業的供應鏈體系又十分復雜,例如華晨寶馬的供應商從一級到N級就涉及多種不同行業,如何激勵所有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特別是N級供應商采取足夠行動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是減碳行動的一個巨大挑戰。另外,支持可持續轉型的資金及技術相對不足,特別是在供應鏈前端新型綠色技術、材料的研發,以及生產應用測試、設施設備調整都需要資金和技術支持。
生產制造環節是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的重點。根據中國目前的電力結構,較大比例的電力仍由化石燃料發電產生。如何開展汽車制造中生產工藝效率的提升,優化現有的能源管理體系,開展制造環節能源結構的轉變,保障可再生能源供給,都將決定汽車行業生產環節減碳的腳步快慢。
使用階段,積極推廣可持續的產品組合是減少碳排放的根本途徑。在面臨行業轉型的大背景下,推行高效動力戰略,如何進行產品的電氣化轉型,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們正著力構建健康可持續的新能源生態系統,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在保證我們產品力的同時,與合作伙伴一同研發,致力于解決產品和服務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痛點,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出行需求。
要克服這些困難需要集全社會之力,以行業為單位,從政策、金融方案、技術研發,以及可持續教育及技術普及等方面一起推進,其中核心企業需要將可持續責任延展到整個價值鏈,帶動整體價值鏈的轉型。
南方周末:華晨寶馬為供應商更好開展環境管理提供了哪些支持?
魏嵐德: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是華晨寶馬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華晨寶馬推動價值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供應商關系的基礎,可持續發展理念已融入華晨寶馬從供應商篩選到提名過程的所有供應鏈環節之中,而環境管理又是華晨寶馬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華晨寶馬自2013年開始啟動“環境保護行動”項目(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ivities,EPA),挖掘細化了包括風險識別、政策趨勢、流程優化、數據庫信息管理、培訓、審計、預警、快速應對等在內的9個工作體系流程,全方位、深層次把握多級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水準,提升供應商的風險管理意識。
我們還啟用了環境風險管理系統(ERMS),以提高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有效性,并對潛在風險發出日常預警和警告。過去三年,EPA項目對華晨寶馬在中國的上千家供應商進行了EHS風險評估,制定了適合中國情況的措施,并與各地方政府緊密合作,對其中900多家供應商完成了超過200次的第三方調查和1500次的EHS審查或自查。至今,EPA項目已經幫助數百家供應商提高了EHS管理水平,華晨寶馬也因出色的供應鏈管理表現榮獲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2020供應鏈管理企業最佳實踐”獎。
在合作環節中,華晨寶馬對供應商提出可持續發展要求,推動他們制定相應的目標并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中。比如我們與生產第5代高壓動力電池的一級和二級供應商合作,貫徹可持續發展承諾:在2025年前我們的動力電池材料中含有100%再生鋁,至少50%再生鎳,50%再生鈷,并且動力電池生產過程中使用100%可再生能源電力。
2021年,華晨寶馬將繼續與供應鏈伙伴展開合作,全面推廣EHS自我評價和支持工具包,幫助其內化并開發自身的風險管理系統,并提供相應的線上線下能力建設活動。我們將把EHS自我評價進一步整合到零售標準中,作為部分績效要求,并開發針對經銷商關于EHS自我評估和監管要求的解答機制。
南方周末:你對汽車行業貢獻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哪些建議?
魏嵐德:對于汽車行業而言,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既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大機遇,也對全產業鏈提出了進一步的挑戰。
首先,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給汽車行業指明了方向。汽車行業應順應綠色低碳發展的大方向,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推進產業變革,加快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深度轉型,從全生命周期不斷持續地減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在推動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實現汽車行業自身的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其次,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控制全球溫度升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對SDG中氣候變化、清潔能源以及可持續生產等目標作出貢獻。在整個大勢推動下,中國的汽車企業應當加快低碳發展速度,開發更多低碳環保產品,應用綠色低碳技術及材料,盡可能多地使用清潔能源,實現高效低碳生產。此外,中國領先的數字化技術也應該發揮重大作用。在汽車制造業中,工業4.0技術以及5G技術的深化應用可以實現在多種應用場景下的高度數字化、自動化,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率,推動綠色智能制造不斷升級。
最后,我想說的是,倡導可持續發展絕非短期之舉,而是著眼長遠,不但會引領科技領域優先解決方案的迭代,更將為長期繁榮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