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障礙:可以避免的悲劇,可以改變的命運

少數發現問題的家庭,通常經歷了類似的曲折:一向聰明機靈的孩子,入學后怎么都跟不上,學過的東西反復忘記,“笨”到超乎想象,家長偶然求醫,才發現真相——原來孩子有閱讀障礙,這是一種先天基因導致的大腦功能輕微失調,他們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識別字詞。

近一個月,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多位閱讀障礙者、家長、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發現了其中值得書寫的一筆:閱讀障礙雖然會伴隨終生,但他們的困境并非無解,政策和社會環境大有可為,有些并不復雜的調整,足以改變許多人的一生。

(本文首發于2021年04月01日《南方周末》)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邢人儼

2021年1月底,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在央視播出。校校(左)有閱讀障礙,要用同齡人數倍的精力才能完成作業,姥姥正在輔導他。 (資料圖/圖)

在中國,大約5%-8%的適齡兒童患有閱讀障礙,每10到20個孩子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數可達上千萬。這是學界給出的保守估計。這個很多人連聽都沒有聽過的概念,在人群中無處不在。

少數發現問題的家庭,通常經歷了類似的曲折:一向聰明機靈的孩子,入學后怎么都跟不上,學過的東西反復忘記,“笨”到超乎想象,家長偶然求醫,才發現真相——原來孩子有閱讀障礙,這是一種先天的大腦功能輕微失調,他們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識別字詞。

閱讀障礙者不乏頂尖的科學家和藝術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古迪納夫、知名導演斯皮爾伯格、演員湯姆·克魯斯、音樂人蕭敬騰都患有閱讀障礙,度過了難捱的童年。這個名單還可以更長,經過后人研究,達芬奇、畢加索、愛因斯坦等人也高度疑似。

2021年初,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在央視播出,導演李瑞華和樊啟鵬是一對夫妻,他們拍攝了三個閱讀障礙家庭,三個孩子分別在海淀重點小學、私立學校和河北競爭激烈的應試體系下接受教育,借此呈現閱讀障礙兒童在中國的不同成長樣本。

片子播完,很多觀眾恍然大悟,有人解開了自己身上多年的謎團,有人和孩子握手言和——研究閱讀障礙的學者李虹接到了無數家長的道歉來信,說他們誤解了孩子,“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沒效果,現在覺得其實這個孩子可能也很無助,很無力”。

近一個月,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多位閱讀障礙者、家長、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發現了其中值得書寫的一筆:閱讀障礙雖然會伴隨終生,但他們的困境并非無解,政策和社會環境大有可為,有些并不復雜的調整,足以改變許多人的一生。

“孩子成績不好,還需要帶他去醫院呢?”

十多年前,導演胡安的女兒被診斷為閱讀障礙,她發現國內當時對閱讀障礙的認知幾乎一片空白,于是帶女兒移居美國接受了特殊教育。受這段經歷啟發,胡安拍攝了電影《五彩繽紛》,回國尋找專家顧問時,找到樊啟鵬牽線搭橋。

2017年,樊啟鵬認識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虹,她的研究團隊正在為閱讀障礙兒童提供干預。這是樊啟鵬和李瑞華第一次接觸閱讀障礙的世界,他們為人父母,又都在大學任教,多年來一直拍攝兒童題材的紀錄片?!斑@些孩子的遭遇太難了,你進去了才知道,感同身受?!狈畣Ⅸi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閱讀障礙(dyslexia),又譯為失讀癥或讀寫障礙。給家長講座時,李虹會刻意避免“癥”或“障礙”的提法,改稱“閱讀困難”,以免觸及他們的痛處。

閱讀障礙的具體表現不一,有些人眼里看到的文字擠成一堆,可能會閃爍不定,還有人形容看字的時候“有一股力量把眼珠子往外拽”。他們認字會看漏看錯,寫字增減筆畫、顛倒部件。

在西方,閱讀障礙的研究已有上百年歷史,但漢語研究從1980年代末才開始起步。很長時間里,外國學者以為漢語并不存在閱讀障礙,他們認為看漢字就像看圖,不會有形音對應的困難。1982年,心理學泰斗張厚粲去美國訪學,有一次作完報告,有人站起來提問:中文有沒有閱讀障礙?她只能說,“我們還沒有做過系統的研究,現在還不能回答你?!?/p>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舒華是研究漢語閱讀障礙最早、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她做過好幾次涉及幾千人的大規模篩查,最初的比例就很驚人。如果一個孩子有正常的智商和教育機會,排除情緒和動機等因素,若閱讀能力明顯比同齡人落后,可以認定為閱讀障礙。

兩三代學者的研究證實了漢語閱讀障礙的存在,并且它的發生率和其他語種基本相似。香港和臺灣地區也確認了閱讀障礙的存在,逐步建立了針對性的特殊教育系統。但在內地,一切尚處于起步初期。

早些年,李虹在一些學校做過追蹤實驗,篩查出可能有閱讀障礙的孩子,為他們提供特殊輔導。但家長們否認孩子有問題,不愿參加。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助理研究員王久菊在2006年做過小規模篩查,找出疑似的孩子進行腦電波測試,她每天不停打電話邀約,近百個案例里最終只有30個家長帶孩子出現。

2016年,北醫六院的兒童精神門診接到越來越多求助,很多孩子被診斷為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但多動癥不能完全解釋他們的問題,慢慢才發現其中許多都共患有閱讀障礙。根據國際通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閱讀障礙屬于學習障礙中的“伴閱讀受損”,王久菊估計占學習障礙者的80%左右,但國內的醫療機構還沒有統一的診斷標準。

也就是說,如果一位家長懷疑孩子有閱讀障礙,可以尋求的診斷渠道屈指可數。李虹只能推薦家長去北醫六院,該院應用北師大團隊開發的測驗題,是為數不多能為閱讀障礙提供明確診斷的機構。

從2016-2020年,北醫六院一共診斷了601個患ADHD的兒童,其中兩百多個有閱讀障礙。這幾乎就是國內目前能拿到權威診斷的全部孩子,比起上千萬的總人群是滄海一粟。

王久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來求醫的大多數都有多動或其他問題,“單純的閱讀障礙,家長可能單純會認為他笨,所以也不來醫院?!崩詈绺袊@,大量家長和孩子處于不自知中,“事實上很多家長連閱讀障礙這個詞都沒聽說過,有幾個孩子家長會認為孩子成績不好,還需要帶他去醫院呢?”

基礎研究領域已經研發出了用于科研目的的診斷標準,但向社會實施還有困難。舒華解釋,需要謹慎選擇有資質的機構,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