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發生的事情, 塑造了家庭之外的可能性”

“家務和妻子之間的聯系在過去50年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做一個‘好妻子’,現在更多是和性吸引力、親密關系有關,而不是為他洗衣做飯、保持家里的清潔。但另一方面,母親的身份總是有很強的個人/公共衛生工作的成分。很多幼兒的保育工作,都是關于清潔的。長大以后,保護心理健康可能變得更加重要。照顧身心健康是一項保護性的健康工作,即通過提供衛生的家庭環境來預防疾病。母親們知道這一點,但這也是一條被決策者反復傳達、并用來操縱婦女的工具?!?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04月0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奧克利發現,女兒們長大后,在對待家務勞動標準上,與她們的母親有驚人的關聯性,女孩在社會化過程中也總是被鼓勵參與家務勞動。 (視覺中國/圖)

英國社會學家安·奧克利76歲這一年,她寫于50年前的《看不見的女人:家庭事務社會學》在中國收獲了意外的關注和共鳴。

過去一年,“全職太太”“家庭主婦”等話題在中文輿論場引發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討論。從張桂梅校長反對學生當全職太太,到爭論《三十而已》中的顧佳是不是獨立女性,再到2021年2月,北京房山“全職太太離婚獲5萬元家務賠償”的新聞上熱搜,引發關于家務勞動價值的激烈爭辯——都證明了公眾對于這一話題方興未艾的興趣,以及尚未達成的社會共識。

1970年代,奧克利在深入考察了40名來自中產階級、工人階級的家庭主婦后,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出版了《看不見的女人:家庭事務社會學》一書。她在中文版的序言中說,“(它)可能終將成為我所有書中最重要的(一本)”。

2005年退休以前,安·奧克利是倫敦大學學院(UCL)社會學和社會政策系教授。2011年,英國社會學協會授予她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她對英國社會學發展史的非凡貢獻。

安·奧克利生于1944年,1960年代末,身為兩個孩子母親的奧克利發現自己從事著全世界大多數女性慣常從事的工作——照顧小孩和家庭,因而鮮少有研究時間?!斑@一角色所帶來的社交孤立和不被重視感,對我們這代從20世紀60年代英國高等教育普及中受益的女性而言,更是沉重一擊。因為這種教育深深灌輸給我們這樣一種‘錯誤’觀念,即此后社會上所有的職業之門,都將像其對男性敞開那樣,也會為我們女性而洞開??雌饋?,孩子和家務似乎幫我們關上了這些門?!?/p>

那時常見的一種論調是:只有中產階級女性才會對家庭主婦的工作不滿。奧克利的研究則有力駁斥了這樣一種論斷——她敏銳地發現了家務勞動和車間流水線工人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單調、瑣碎、重復性強、社交孤立,“像機器一樣,與無須花費腦力又無休止的重復性任務捆綁在一起”?!奥犑找魴C”或“打開電視機”,似乎是讓這些枯燥勞動變得不那么難以忍受的前提之一。家務工作永無止境,在研究樣本中,家庭主婦的每周工作時間從48小時到105小時不等。

與之相對的,是家庭主婦的低社會聲譽。家務勞動被認為“根本不算工作”——即使家庭主婦所做的每一項工作——做飯、洗衣、打掃房屋等都可以獨立地構成一份有償性勞動,比如廚師、洗衣工、保潔員等。女性在家庭中的實際工作,被隱藏在她們作為人妻和人母的性別假定面紗之后。

家務勞動與女性的性別角色,盤根錯節地勾連在一起。同許多后來的社會學家一樣,奧克利關注到女性在童年時期的社會化過程。位于倫敦里根大街的世界著名玩具百貨公司哈姆利,有一整個樓層都叫“小婦人”。孩子們經常會因玩適合各自性別的玩具,得到大人們的夸獎。適合“女孩們”玩的除了芭比娃娃,還有家用玩具:迷你洗衣機、炊具、簸箕和拖把組合等。

她們被視為未來的家庭主婦,被鼓勵參與家務勞動——幫助母親洗碗、整理床鋪或擺放餐桌等?!靶D人”的角色設想和自我認同被混為一談,形成一種“不受阻行為的無自我意識情結”。

母親和女兒的復雜親密關系,在這一問題上得以折射。奧克利發現女兒們長大以后,在對待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