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話廟祭和墓祭:后者起源于唐,與家族共同體觀念削弱有關

廟祭是一個維系若干死者作為小共同體的結構,體現的是死者死后呈現為家族共同體,無論一個君主或貴族再了不起,他的權力來源和成就也歸屬于這個死者與生者的共同體。憑借這個共同體的網絡結構和歷史慣性,個體的權力受到習慣的制約。而墓祭則主要是面對死者這一個具體的個體,是脫離了家族共同體和習慣約束的個體。

責任編輯:陳斌

清明上墳掃墓祭祖,起源于唐代的寒食節上墳。 (新華社記者 張浩波/圖)

清明上墳掃墓祭祖,起源于唐代的寒食節上墳,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書說,“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用拜掃禮”,就是說唐人自己也知道寒食節掃墓是不符合先秦經書和古禮的。因為先秦古禮那里,祭祀祖先是“廟祭”,而不是墓祭,這一點對于現代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

先秦典籍詳細記載了廟祭,就是在貴族的祖廟中向祖先神牌獻祭,有時或者讓死者的孫子或臣下穿著死者的衣服擔任“神尸”,吃喝祭品受祭?!抖Y記?檀弓上》說“古也墓而不墳”,就是說墓葬不太重要,連地面標志都不用做。

顧炎武談到,最早提及到墳墓上祭拜的是《禮記?曾子問》的“向墓而為壇”,古不墓祭是先秦古禮的原則,但向墓為壇只是一種“禮之權”,是一種權宜之計?!扒嘏d西戎,宗廟之禮無聞,而特起寢殿于墓側”。就是說先秦華夏正統古禮是一定要到祖廟、宗廟里面去祭祀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