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又關店,老字號的老本能吃多久?
老字號們“僅有品牌沒有熱度”的背后,是品質下降、自恃“老字號”吃老本,逐漸產品被市場邊緣化。更進一步,最大的問題是企業僵化、漠視市場的體制,制約了其在產品創新層面的迭代升級。餐飲行業是自由競爭行業,再悠久的“老字號”也不能漠視消費者、漠視市場,以為還處在計劃經濟時代“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責任編輯:陳斌
狗不理包子前門店。
一家老字號的老本能吃多久?
擁有160多年歷史的“狗不理”堪稱反面教材中的典型。
2021年3月29日,“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門店停業”登上微博熱搜。之前的3月18日,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官微發文稱,集團旗下狗不理餐飲連鎖武清店因經營達不到預期,集團決定關閉并注銷該店,引起大量圍觀及不友好言論。
“注銷”這幾年成了狗不理見諸媒體的高頻詞。據深藍財經統計,狗不理集團近年來共注銷過15家公司,其中有11家是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被注銷的。
禍不單行。狗不理在實體經營節節敗退的同時,在資本市場也是屢屢受挫。
2012年,狗不理試圖登陸A股,但在2014年7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