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冊制只差臨門一腳,為何踩下急剎車?

“SEC會明確告知投資者自己并不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但是他一旦發現企業造假,就會嚴格追究上市公司的責任?!?

“推行注冊制需要做一系列的配套改革,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4月8日《南方周末》)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吳曉靈近日撰文指出,監管部門沒有“保真”的責任,但是有義務“打假”。 (ICphoto/圖)

2021年4月6日,中國證監會批準,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正式合并,合并后總市值將超20萬億。市場解讀,監管部門在為全面注冊制掃除障礙。

深交所卻表示,目前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已全面鋪開,全市場注冊制推出還需時日。3月2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稱,要把(注冊制)改革條件準備得更充分一些。

面對日漸趨嚴的監管環境,以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為主的市場參與者們顯得無比“糾結”。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有超過70家上市公司撤回IPO材料。但IPO排隊企業仍有六百多家。

實際上,監管加緊了IPO事前抽查,才導致企業大幅撤回上市材料。證監會公開表示,這些公司放棄上市,并不是因為企業問題有多大,更不是因為做假賬,而是一些保薦機構執業質量不高所致,不少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

多位受訪人士卻擔心,改革思路會走回審核制的老路。監管部門通過現場檢查,依舊擔任了看門人的角色,或與注冊制最初的思路相背離。

“注冊制”三字貫穿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二十余年,并于2019年6月“官宣”科創板,2020年8月試點創業板。當年10月,監管部門還進一步表示,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的條件已經逐步具備。

A股全面實施注冊制看似只差臨門一腳,為何踩下急剎車?

中介的算盤

汪云飛正面臨職業生涯的一次“內卷”,他是一名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艾F在(券商)動不動就要問注冊會計師的意見,恨不得所有文件都讓我簽字,連承銷股票都要陪同。銷售跟我有什么關系?”汪云飛不禁向南方周末記者抱怨。

券商(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所被稱作IPO的“三駕馬車”,一家企業完成上市,需要由券商來制定上市方案并承銷股票,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等財務信息,由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顧問服務。三者各司其職,券商為主,后二者為輔。

對方拉汪云飛簽字,是想讓他一同擔責。券商雖然是IPO的主導機構,但是所做決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師事務所調查的財務信息,多一個人擔責,面對監管的質詢,身上的責任就更輕一些。

2021年1月29日,為加強首發企業信息披露監管,證監會出臺《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檢查IPO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及中介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