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的回憶不可靠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新聞工作者,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是第一要義,里戈有超過二十年的新聞經驗,竟然犯上這樣嚴重的錯誤,令我難以理解?!?/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小磊
□讀者來信
無意中透過慧科的電子報看到里戈的大作《我和王永慶的一面之緣》(《南方周末》11月6日)。恰巧他的一面之緣我也在場,遺憾的是,該文不實之處頗多,希望借貴刊一角談談我的版本。
我和里戈兄不算熟,2000年3月我們在臺北重逢,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說,一起去拜訪王永慶。他說王永慶住在中山北路附近,其實應該是敦化北路。這無傷大雅。但他接著說:“臨出發前,香港《信報》記者文灼非希望同行。陸鏗助人為樂,欣然應允”,便與事實不符,我好像是臨時拉關系塞進去的。
2000年2月,我應中央社的邀請,到臺灣采訪地震后的情況,當時我聯系了身在臺北的陸鏗先生,希望透過他爭取采訪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連戰。2月21日我們聯合發表了對連戰的書面訪問。3月中旬我再訪臺北,單槍匹馬做選舉的每日報道。陸先生很關心我的情況,為我聯系采訪王永慶和宋楚瑜。難得可以采訪王永慶,我事前特意問陸先生:“有沒有什么禁忌?”他爽快地說:“什么都可以采訪。”
為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