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另類的數學獎

23年的時間足以使一位當年的奧數冠軍成長為一位大數學家,但中國至今沒有看到這樣的成果。不乏聰明人的中國在不需要太大投入的數學領域也無人摘取桂冠,連中國數學界都忍不住自問:中國數學怎么了?

責任編輯:朱力遠

"“丘成桐希望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這個獎絕對不能重蹈奧數在今天中國的覆轍”"

2008年,距離中國第一次派隊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已整整23年。這23年里,中國先后拿下了國際奧數14個團體第一,成績優于俄羅斯和美國。按照國際規律,23年的時間足以使一位當年的奧數冠軍成長為一位大數學家,2006年獲得菲爾茲獎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和澳大利亞數學家陶哲軒都是這樣的例子,但中國至今沒有看到這樣的成果。不乏聰明人的中國在不需要太大投入的數學領域也無人摘取桂冠,連中國數學界都忍不住自問:中國數學怎么了?

而數學恰恰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一環,被稱為“開啟大自然的鑰匙”。有數學家以中國體育從乒乓球抓起,帶動其他項目,進而奪得奧運金牌為例,建議中國科學的發展應該從數學率先突破。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月在北京頒獎的“丘成桐中學數學獎”是一種理想的實踐。

“有趣的數學”

10月22日,位于長安街上的北京飯店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包括劍橋大學講座教授John Coates、哈佛大學講座教授Benedict Gross、斯坦福大學教授Richard H. Shaw、紐約理 工 大 學 校 長 David C.Chang、香港科大理學院院長鄭紹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等在內的12位中外著名數學家與四十余位華人中學生。下午3點將開始第一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以下簡稱“丘獎”)的決賽答辯。

與以往國內的中學數學獎不同,“丘獎”借鑒美國“西屋科學獎”的組織和選拔方式,主試方不給出任何試題,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領域的研究課題,以團隊協作的形式完成研究計劃并向評審委員會遞交專題研究報告,經初審、復審和答辯程序后決出優勝者。獎項的評審委員會由11位國外知名數學家和二十多位國內數學家組成,其規格在國內各類數學競賽中屬于前所未有。主辦方稱,這樣的體系可以保證公平,而且會一直保持下去。

杭州外國語中學的高三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