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北斗掉線”如何執法?
卡車司機老三覺得北斗終端沒問題,確實有用,“可以防止疲勞駕駛、確定行程軌跡、收集大數據?!钡麘嵖氖?,很多地方給予的處罰為什么只罰司機?
南方周末記者詢問交通運輸局的相關工作人員,他承認目前執法人員在設備掉線后,判斷是否為“惡意損壞”等問題時,沒有細則指引,“都是各地按照實際情況來判斷和把控”。
責任編輯:張玥晗
2021年4月,河北秦皇島市海港區城管局啟用渣土車智能管理系統。該系統以北斗/GPS監控管理平臺為依托,對全區500多輛渣土車24小時監管。
為防止疲勞駕駛,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已有近70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安裝了北斗衛星定位系統裝置,主要車輛類型包括客運車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半掛牽引車和重型載貨汽車。
來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的專業人士呂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2013年開始用衛星定位、衛星導航的手段實現營運車輛的監管,有效降低道路運輸事故發生率,“帶來巨大的好處?!备鶕袊煌ㄍㄐ判畔⒅行墓_信息,使用該技術以來,重特大事故發生起數下降93%,死亡率同比下降86%。
但安裝道路運輸車輛北斗導航車載終端(以下簡稱北斗終端)以來,不斷有卡車司機在相關平臺提出疑問,最常見的問題大多關于“掉線”的責任認定:北斗終端掉線,到底應由哪方負責?若是設備故障,為什么處罰的是司機?
“大貨車北斗掉線,不是人為的,被運管罰款合理嗎?”2021年3月,一名貨車司機在法律咨詢類網站詢問。河北邯鄲魏縣卡車司機李海廣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衛星信號接收不好、電線自己脫落、平臺管理不佳,都可能導致北斗終端掉線,他認為多數時候“掉線不是我們司機能掌握的”。
此外,司機們還會吐槽各地相關管理部門進行“北斗掉線”的相關處罰時,處罰標準不一,到底“該罰誰?”“罰多少錢?”
就相關問題,南方周末記者詢問了交通運輸部的相關人員,他承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