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拍賣騙局調查:藏品是清朝古董能賣天價?賣家被騙十多萬

家有古玩、藏品,一些人很想讓自己這壓箱底的寶貝買個好價錢。一些公司牽線搭橋,許諾只要拍賣,就能大賣。近日,南都“記者幫”接到市民區先生反映,其前后花了15萬在一藏品公司拍賣古玩,聲稱可以賣出天價,不料今年3月公司人去樓空,前期投入全打了水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涉案人數達30多人,公安部門已經立案,區先生也向記者講述了他受騙的整個過程。

“這是清朝釋迦摩尼銅佛像”

區先生家里有兩件祖傳的藏品,一件是大清御制款銅佛像,另一件是乾隆年制款春宮圖鼻煙壺,平時亦有收藏愛好。

去年4月,區先生在網站上輸入“古董鑒定”之類的關鍵詞,一收藏品公司的廣告彈出,點擊后進入公司主頁,指引他登記資料留下聯系方式。隨后,一位自稱廣東粵華收藏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華公司)的業務員主動聯系到他,核實藏品情況并進一步添加微信后,稱公司“有資質、政府支持”,希望他將藏品帶到公司進行鑒定。

幾天后,區先生帶著兩件藏品來到了公司,交了幾百塊鑒定費后,一位自稱“國家級”的鑒定師給出專業意見,指著其中一件藏品說,“這個是大清的釋迦摩尼銅佛像,高官達人才會擁有的,可以很快幫你對接買家?!?/p>

粵華公司專家給區先生藏品的鑒定結果。

稱迪拜買家出價460萬 但要先交各種費用

“當時最大的幌子就是所有買家都來自東南亞市場,有迪拜、阿聯酋、日本,羅列了一排報價從460萬、300萬、200萬到100萬不等?!眳^先生稱,不到幾天時間,業務員就告訴他已經找到了買家,一系列報價讓他十分心動。

最終區先生選擇了一個迪拜買家,愿意出價460萬。本以為找到買家就萬事俱備,但緊接著業務員就向區先生提出了所謂的“出口費”——因為買家在外國,藏品出口會產生相應的報關費。

“說要搞批文、鑒定,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公司有渠道專門幫你去辦?!?一番考量后,去年4月28日,區先生交了84900元委托辦理費用并簽訂合同,約定去年9月底前要交易出去,公司從中收取8%的傭金費。

一個多月后,區先生再次接收到粵華公司消息:買家是個私人博物館,把藏品買下來后要在當地宣傳,因此要拍一個宣傳片,到時“全球首播,極大擴充知名度”,費用7萬多元由賣家出。

從區先生的宣傳片看,發布方為某衛視《華夏尋寶》欄目,一專家正襟危坐介紹他的藏品——釋迦摩尼銅佛像,“此件佛教造像材質為銅質,造像形式評定為禪定佛像,佛像坐落于蓮花座上,雙手疊放于小腹前……”營造非?!皺嗤钡穆晞?。

區先生認為,這是誘導他相信粵華公司有資質的又一“法寶”。當時業務員稱,公司投入巨資與數家衛視深入合作,隆重推出具有權威性、故事性、典故性的藝術品收藏鑒賞欄目《華夏尋寶》,欄目涵蓋瓷器、玉器、字畫、雜項等,并與多家媒體合作,讓人十分信服。

結果:公司人去樓空 多人受騙

區先生交了錢后,直到去年9月底還是沒見藏品被賣出去,合同續簽到去年12月底。期間,陸續聯系不到當初對接的業務員。

今年3月10日,粵華公司在門口貼出告示,因經營不善,導致虧損,現已搬走。雖留有聯系方式,但一直聯系不上。

記者去到粵華公司現場,發現大門緊鎖。

3月4日,區先生向屬地派出所報警,陸續發現受騙者不止他一人。在區先生展示給記者的微信群里,人數達到3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群內初步統計,受騙金額約168萬。過程大同小異,只要有藏品均稱能賣得高價,“有賣家更多不是心疼手續費以及宣傳費,而是藏品被騙走了?!眳^先生說。

被騙賣家:完全被公司營造出來的資質所蒙騙

另一賣家龐先生住在四川,因為有收藏的愛好,同樣在上網瀏覽時偶然接觸到粵華公司。交了7萬多元“出口費”后,公司人去樓空,當初對接的業務員不見蹤影。

龐先生坦言,之所以會上當,完全是被公司營造出來的資質所蒙騙。首先,粵華公司坐落在廣州繁華的商業區,辦公地點設在中旅商城寫字樓內,占地大且精美,一進門就是類似展廳般的陳設,擺放一些古董文玩。初步了解后,業務員向他出示公司的經營資質——“藝術品經營單位備案證明”,蓋有“廣州市X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的公章,“看上去很正規的感覺,沒有讓人懷疑?!?/p>

根據該公司公眾號簡介,公司“經國家批準,相關單位審核注冊登記的合法企業”、“一批專業的營銷策劃團隊,為廣大藏家的歷代珍品進行專業的全方位立體式廣告宣傳和營銷策劃包裝”、“定期舉辦藝術全球直播海選臻品洽購會,現場聯線中東及東亞地區客戶買家”。

其次,公司大堂顯著的位置掛有多個所謂鑒寶尋寶欄目組頭銜。在其公眾號或是網上搜索,均有多個藏品視頻介紹,顯示欄目創建者為粵華公司。一般介紹藏品的專家也有著多個頭銜,表面給人非??尚诺母杏X。

警方:已立案偵查

4月29日,十幾位被騙的藏家在粵華公司樓下向記者表示,他們前期被騙宣傳費或者出口費幾萬到十幾萬不等。屬地派出所工作人員前來了解情況,告知上述事件已被公安部門立案偵查。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公安局曾于3月4日回復報案人稱,區先生等人被詐騙一案,該局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管轄范圍內。

而據天眼查,今年3月17日,粵華公司因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已被越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異常經營名錄。經查,該公司于2019年5月成立,期間發生了數次法定代表人、投資人以及主要成員變更。今年3月,該司亦因勞動爭議被起訴,目前處于民事一審階段。

出租方:該公司已拖欠幾個月租金

記者來到粵華公司門口,發現大門緊鎖。中旅商城寫字樓租賃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粵華公司已拖欠幾個月租金,現無法聯系上公司負責人。目前已將有關情況反映至公安機關,涉事場地也被封鎖。該負責人還表示,已委托律師出具律師函,解除雙方的租賃合同。

出租方稱,粵華公司長期拖欠租金。

騙局復盤:“鑒寶”類型套路環環相扣

實際上,古玩、藏品拍賣騙局并不少見,手法層出不窮。根據相關報道,去年10月廣州白云警方先后打掉3個以鑒定、拍賣古玩為名實施電信詐騙的團伙,抓獲嫌疑人百余名,通過審訊及進一步深入調查,“鑒寶”類型的套路環環相扣。

首先,建立辦公場地和制作精美的官方網站,網站上會虛假宣傳稱該公司與多家知名媒體合作,營造“權威”聲勢,同時通過網頁廣告投放的方式來進行推廣。第二步,“業務員”會電話回訪已經登記的事主核實藏品情況并添加微信,成功加上微信就代表“吸粉”成功。

當事主將藏品帶到公司以后,第三步就由鑒定“專家”來完成。這些專家其實根本不具備古董文物的鑒別能力,他們只負責給出“專業”的意見,告訴事主他的藏品“獨一無二”,具有超高價值,以此提出讓事主繳納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的鑒定費用,以及幾千元不等的鑒定證書出具及制作費用。

第四步,他們會進一步誘導事主將藏品放置在公司,以公司的“影響力”一定能迅速賣出高價,推廣費用為1-2萬元左右。

最后,當騙局已經進行了幾個月,事主們紛紛開始警覺的時候,他們就以一招“金蟬脫殼”,整個公司搬離,更換名稱換一個寫字樓重新開始……

專家:正規拍賣公司不收取鑒定費 藏品拍賣后才收費

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名譽主席黎展華提醒廣大藏品愛好者,近年來,拍賣騙局層出不窮,不斷翻新,市民要警惕“一夜暴富”心理,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也沒有免費的午餐;其次,市民如家有藏品想拍賣,先要自查家底,多問問身邊人,也要問問自己,“藏品從哪里來,為什么它就一定有價值?”;可以事先咨詢各地藝術品拍賣行業協會、工商管理局等相關部門,核實公司是否有拍賣資質,以免上當受騙。

黎展華提到,市民如想鑒定、出手藏品,可以找比較知名的拍賣機構,正規的拍賣公司不會收取鑒定費,事先會約定收費標準,拍賣后才收費,不收取的拍品一般都是低價值的。另外,黎展華也特別提醒,對有資質的公司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合作過程中要判斷其合法性、美譽度。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