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公安“一封信”背后:外貿商戶為何使用地下錢莊?解凍有多難?

買家選擇第三方代付人民幣的理由各異,有的是因為所在國被制裁,無法正常匯款,有的是因為所在國外匯短缺,還有部分客戶是為了規避進口國當地的稅款。

江蘇丹陽的鏡片外貿商史先生表示“羨慕義烏當地政府能夠協助商戶與辦案機關溝通”,而他所在的丹陽商會,“剛才也通知我們集中反映情況”。

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義烏商家趙振華就被判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拘役四個月。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0年2月18日,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 (視覺中國/圖)

2020年秋天,海外訂單復蘇,船運漸漸恢復,外貿業迅速回暖。而外貿經營者卻遇到新的煩惱——他們用于收款的銀行賬戶隔三差五地被凍結。

事實上,隨著中國警方打擊網絡犯罪力度的加強,外貿商戶遭遇凍卡的事早在2015年就出現,但人數不多,且在自證清白后很快就能解凍。

近半年被凍人數的激增,與公安部修訂了網絡犯罪管轄權規則有關。2020年9月1日起,被害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也具有對網絡犯罪的管轄權,此前則需犯罪嫌疑人所在地公安協查,辦案效率較低。

新規為公安機關異地執法提供了便利,也大幅推升了凍結賬戶的數量——東南沿海的外貿商戶時常需要奔波數千公里,前往北方和中西部地區的辦案機關配合調查。

如今,半年凍結期將近,一些商戶等來續凍的消息,還有一些直接被劃扣。被凍商戶自稱“凍友”,在一個個擠滿人的微信群里尋找解凍之法。

近日,一封落款義烏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題為《致全國公安機關的一封信》的信件流出,表示當地“出現了企業因流動資金問題瀕臨破產,經營戶支付不了供貨商貨款,發不起工資等情形,給義烏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極大影響”。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這封信由義烏市公安內部擬定,經由個別商戶拍照轉發給朋友,隨后流傳至網絡,官方并未發布。這封未發出的信,將持續多時的“凍友”問題擺到了公眾面前。

禍起地下錢莊

浙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