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化花旗銀行?
花旗銀行還急著變賣家產自救,但股價跳水,沒人愿意接盤。當上周五紐約股票交易市場行將結束之時,花旗的命運已經很明白:不是死,就是被國有化。
責任編輯:余力
成立于1812年的花旗集團是美國的驕傲,也是美國以金融服務傲視全球的重要載體之一。但是現在,國有化似乎成了其擺脫不了的宿命。糟糕的是,在這場金融衍生品的泡沫游戲中,花旗銀行并不是最大的玩家。面對不可期的未來,新任財長蓋特納就能比他的前任更聰明嗎?
又是一個絕望的周五,和雷曼兄弟倒閉以前一樣。
只不過這次,死亡的氣息籠罩的是一只大恐龍:不久前還是世界最大金融機構的花旗銀行。上周,花旗銀行宣布了高達5.2萬人的裁員計劃,但市場并不領情,股價一路狂瀉。到上周五時,其股價慘跌至3.77美元,市值縮水到210億美元,還不及其最高市值的1/10。
花旗銀行還急著變賣家產自救,但股價跳水,沒人愿意接盤。
除了政府。
當上周五紐約股票交易市場行將結束之時,花旗的命運已經很明白:不是死,就是被國有化。
接下來又是一個緊張的周末,就像兩個多月前決定美國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資銀行美林和雷曼兄弟命運的那個周末一樣緊張。
決定命運的還是那幾個人:美國財長保爾森、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以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蓋特納(奧巴馬新任的財長)。關于他們之間的角色定位,通常的解讀是,前者是計劃制定者,后兩者是計劃實施人。
經過近兩個晝夜的談判,美國政府終于在本周一凌晨宣布了事實上的部分國有化方案:在之前向花旗集團注資250億美元的基礎上再注資200億美元,并向該行賬面上高達3060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提供擔保并承擔大部分損失。
具體而言,在這3060億美元的不良資產中,最初的290億美元的資產損失將由花旗集團承擔。之后的損失政府負擔90%,花旗集團負擔10%。美國財政部還將從7000億美元的援助資金中為花旗承擔高達50億美元的損失。如有必要,政府的聯邦存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