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經濟學:為自己的國家尋找出路
148位投票人以獨立記名通信投票的方式進行學術評獎,這是中國經濟學界第一次真正的、大規模的民主投票,最后票選出了對中國現實影響最大的原創經濟理論——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
責任編輯:余力
11月23日,148位中國知名學者投票選出了對中國現實影響最大的原創經濟理論——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相當意義上,這是中國經濟學界對過去30年的集體致敬
對于中國編年史作者而言,2008年值得耗費筆墨。冰災、地震、奧運、牛奶危機、全球經濟危機,太多大事發生。但在所有這些即時記憶之外,這一年仍有一個值得記錄的理由——這是回憶之年——30年前,中國開始了以經濟為主題的改革,使得地球上1/5的人口擺脫了封閉和貧困,開始贏得選擇的自由、尊嚴和自信,30年的時間足夠長了,足以讓人們得出某種結論了。
11月23日,首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揭曉,148位中國知名學者通過投票得出了一個結論:過去30年里,對中國現實影響最大的原創經濟理論,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有“中國農村改革之父”之譽的杜潤生及麾下的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組被視為此理論的主要貢獻人。
這不是一個容易得出的結論。148位投票人以獨立記名通信投票的方式進行學術評獎,這是中國經濟學界第一次真正的、大規模的民主投票。投票人當中,絕大部分是中國一線經濟學家,還有部分中國主流經濟媒體或學術刊物的負責人,他們基本都是30年改革的親歷者,對過去有著清晰記憶和獨立理解。
獎項由董輔礽基金會等機構設立并主持評選。“這不是我們的結論,這是大家的結論。”參與組織者如是說。相當意義上,這是中國經濟學界對過去30年的集體致敬。
絕非單純的智力游戲
除了最終獲選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之外,還有兩項理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和價格雙軌制理論——進入最后一輪專家投票。
這三項理論都是1980年代的產物,這令人印象深刻。“1980年代充滿朝氣、令人熱血沸騰,我們非常懷念。”董輔礽基金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振華說。他不諱言,設立這個獎項與對那個時代的懷念不無關系。
1992年是中國改革的標志性分水嶺,這一年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方向。在這一年抵達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駐華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向南方周末記者講述他當時的感受,“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而在此前,從1978年開始,中國一直本能地在隧道的黑暗中尋找方向,“當時遇到的問題,無論從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還是從現代西方經濟學中都找不到現成的答案,我們只能自己摸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說。
那是一個啟蒙的年代,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年代,舊的力量沒有退卻,對未來的熱切渴望則幫助著新的力量,各種主義、嘗試都被提出,通往新秩序的道路撲朔迷離。與開明的政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