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的尖叫比憤怒的尖叫更有力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4月13日報道,人類的尖叫所傳達的不僅僅是對當下危險的恐懼或是卷入了社會沖突。尖叫也能表達喜悅或興奮之情。研究人員首次提出,與示警性質的尖叫相比,大腦在感知和處理非示警性質的尖叫時更為有效。
尖叫可以挽救生命。在卷入社會沖突或發出信號表示有捕食者和其他威脅出現時,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和其他哺乳動物經常會發出如尖叫一般的呼喊。雖然人類也通過尖叫發出危險或攻擊信號,但當他們經歷絕望或喜悅等強烈情緒時,他們也會尖叫。然而,過去對這個話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示警性質的驚恐尖叫上。
在一項新研究中,由薩沙·弗呂霍爾茨領導的蘇黎世大學心理學系的一個團隊調查了人類所有尖叫聲背后的意義。結果顯示了6種揭示截然不同情緒的尖叫聲,它們分別表示疼痛、憤怒、恐懼、高興、悲傷和喜悅。弗呂霍爾茨說:“令我們驚訝的是,相比示警性質的尖叫聲,聽者對非示警性質的和積極的尖叫聲反應更迅速、更準確,而且神經敏感度也更高?!?/p>
研究團隊為他們的研究進行了4次實驗。12名參與者被要求用聲音表達各種情況可能引起的積極和消極的尖叫聲。另一組人對這些尖叫聲的情緒特點進行評分,并將其歸入不同的類別。在研究對象聽這些尖叫的同時,他們的大腦活動就進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以監測他們對這些聲音的感知、識別、處理和分類。弗呂霍爾茨解釋說:“與聽到示警性質的尖叫相比,在聽到非示警性質的尖叫時,大腦的額葉、聽覺區域和邊緣區域表現出更多的活性和神經連通性?!?/p>
此前人們認為,人類和其他靈長類的認知系統是專門為識別以尖叫為形式的威脅和危險信號而量身定制的。但是,與其他靈長類和其他物種不同,人類的尖叫似乎在人類進化過程中變得更加多樣——弗呂霍爾茨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進化飛躍。
他說:“很可能只有人類才能通過尖叫來傳遞極度喜悅或高興等積極情緒。與示警性質的尖叫不同,積極的尖叫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重要?!毖芯咳藛T認為,這可能要歸因于人類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帶來的交際需求。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