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稅:學美國還是學英國
在一個70%左右能耗來自于煤炭、交通能耗只占社會總能耗20%的國家,試圖用燃油稅來促進環保,畢竟有些隔靴搔癢。真正要解決環保問題,恐怕還是要從改革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開始
責任編輯:蔡軍劍
在一個70%左右能耗來自于煤炭、交通能耗只占社會總能耗20%的國家,試圖用燃油稅來促進環保,畢竟有些隔靴搔癢。真正要解決環保問題,恐怕還是要從改革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開始
我去年從美國搬到英國,立刻感受到兩地幾個明顯的不同:英國的公共交通比美國貴,在紐約坐一次地鐵才兩美元,在倫敦市中心則要4英鎊(6美元);英國的車明顯比美國小,甚至有不少看上去只有“半截”,好好一輛車,“屁股”愣是不見了;英國的水電氣費也明顯比美國高,我在劍橋和波士頓住的都是一室一廳,水電氣費這里則是那邊的兩倍。
所有這些不同都指向一個因素:英國的油價很高。油價高,一個重要因素則是燃油稅很高。英國政府規定每升油需交50.35便士燃油稅(2007年10月調整之后的統一燃油稅),在此基礎上還要交17.5%的消費稅。假設英國的油價是一英鎊一升(這也大致是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