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小學的幸福和煩惱

晚上,有人為孩子們放電影,不過,他們深夜還在唱歌,包唐韜惱了,幾腳踹壞了辦公室門。第二天他們走后,一地狼藉,課桌椅放在教室外,垃圾滿地,還吃光了包唐韜和楊菲舍不得吃的大米。

責任編輯:李楠 曹筠武 實習生 張明術

 

古路村小學的學生們在校門口等待申老師開門上課,門上的字是志愿者特意寫下的。

古路村小學在舉行升旗儀式。

同學們趴在木板上做作業。

學生們課間在操場上玩游戲。

學生上課,狗就在教室里亂竄。

四川漢源縣古路村坐落在懸崖一側。

一批成都來的游客在小學樓頂扎營。

志愿者為村民放映電影。

小學生申其才和爺爺下山回來,這里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靠馬馱上一千多米的懸崖。

11月21日早晨,志愿者楊菲做了一個混亂的夢:“在夢里,我和包唐韜走了之后,有個孩子打電話給我,要我快回去。所有的孩子都在哭。”

她和包唐韜現在四川漢源縣古路村小學,兩人先后畢業于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工作后辭職,自愿支教。原先這里只有一個本村的老師申其軍,教書26年。

古路村小學建在海拔1400多米的絕崖之上,懸壁如刀削般陡峭。遠遠望去,小學和錯落有致的彝族山寨如云間的世外桃源。寬不到1米的騾馬道盤旋而下,這是與外界聯系的唯一通道。爬山2個多小時,再坐車半個小時才能到最近的鄉鎮。

村寨幾乎與世隔絕,最近3個月來卻忽然熱鬧了。包唐韜向外界傳遞了古路村小學的窘境,帶來了湖北民間、官方的援助,湖北、四川媒體隨即而來,包唐韜、申其軍成了宣傳報道的典型人物,前者“獻身支教西部貧困山區”,后者“在懸崖小學堅持26年”。

在一批批記者、捐助者、探望者、游客接踵而來之后,包唐韜發覺這里已不再“純粹”,他們面臨著繁重的接待、捐款賬務管理問題,淳樸的民風也在蛻變。有時,兩個志愿者萌生了退意,但又擔心,外界將不再捐助貧苦的孩子們。“這是西部山區教育的縮影。”始終關注貧困山區教育問題的四川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林強說。當這些閉塞之地突然被外界發現,幸福和煩惱總是結伴而來。

錢來了,心煩意亂也來了

當楊菲心煩意亂發夢時,13歲的申其香已在鍘豬草了。晨曦初現,申紹福3個孩子都忙開了,準備一天的豬食、馬草。忙完,大女兒申其香拿出課本朗讀,稚嫩的讀書聲在晨風里分外清脆。

農歷八月收的玉米掛滿了土坯房頂,申紹福家有約10畝地,種了土豆、紅苕、白豆,這些是人和牲畜的口糧。村民經濟來源靠賣豬、瓜子和核桃。今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