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征求意見
讓劉江昱感到羞愧的是,傷害學生最深的那句話,甚至不是出自欺凌的“施暴者”,而是處理欺凌問題的老師。
鮮為人知的是,教育懲戒權規則原本也是規定的一部分,但考慮2019年各類社會爭議事件集中爆發,相關內容被單列出來優先發布。
規定的起草緣起于“一號檢察建議”,這是首次以最高檢名義發出的檢察建議?!皩Щ鹚鳌笔?018年終審的某鄉村小學班主任齊某性侵幼女案件。
(本文首發于2021年4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休息權利”一詞少見地被列入保障范疇;“特別保護”一章中明確要求學校要建立防校園欺凌、防性侵、防性騷擾制度;禁止教職工和學生談戀愛;“一刀切”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
2021年4月初,教育部發布《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4月23日是規定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截止日,短短十余天里,規定中的這些爭議問題不斷引發社會討論。
“未保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當中提出,幼兒園和學校平等,是一定要適用的。但規定對于幼兒園只作為參照,它的法律效力可能就會發生變化?!鄙虾J蓄A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秘書長郗培植,連續幾天忙著給教育部寫意見。
討論者中最關切規定將如何修改的無疑是全國中小學校長?!皩W校是責任主體,壓力也確實更大了?!蔽鞑康貐^某縣城中學的校長劉江昱,就把規定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幾度失眠。
明確什么是校園欺凌
南方周末記者此次采訪中,劉江昱是一位有些特殊的采訪對象,他曾多次拒絕就校園欺凌問題接受采訪。原因在于他經歷過的一起事件。
一年多之前,學校發生了一次“見了血”的校園群毆事件,始于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很多時候是莫名的。那孩子只是在“施暴者”眼中“長了一副寒酸樣”,便經常被調侃家境貧窮,還遭受過各種“惡作劇”。孩子向老師求助時,卻因為學習成績倒數,并沒有得到安慰,卻得到一句——“別人怎么不說其他人,就說你了?你要是好好學習還能被看不起嗎?”
終于,在又一次被“施暴者”言語侮辱其父母后,孩子反抗了。
“你們怎么知道那一句話對我傷害有多大?”劉江昱至今記得孩子對他說這句話時的情景。沒有不平靜的嘶吼,十來歲的男孩個頭已經開始“抽條”,快和老師一般高。原本一直耷拉著腦袋,沖著劉江昱念叨這么一句時,突然抬起頭來,“眼神里滿是哀怨”。劉江昱的聲音有些哽咽。
讓他感到羞愧的是,傷害學生最深的那句話,甚至不是出自欺凌的“施暴者”,而是處理欺凌問題的老師。
“不能因為都是孩子,就輕視這件事(欺凌)的嚴重性?!钡荛L一段時間里,劉江昱不愿提及此事。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