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081127)
從總體的收入上看,農民的收入中已經有90%來自城市打工;從文化上看,農民工在城市的文化生活固然貧瘠,但相比于鄉村,城市生活仍然好比天堂。過去那種城鄉完全割裂、“井水不犯河水”的時代永遠一去不復返了!
責任編輯:史哲
評審:張健 周明華 何滿
No.1 今年返鄉,明年農民工還得進城
文新傳媒,11月24日,作者:童大煥
(原文摘要)眼前的返鄉潮,乃是因為工廠裁員正好趕上了年前,過完年后,用不了多久,大量農民工還是要回到城市去尋找他們的希望和夢。經過了二三十年的農民進城運動,中國農民對城市的依賴已經遠非從前可比。從總體的收入上看,農民的收入中已經有90%來自城市打工;從文化上看,農民工在城市的文化生活固然貧瘠,但相比于鄉村,城市生活仍然好比天堂。過去那種城鄉完全割裂、“井水不犯河水”的時代永遠一去不復返了!
但每當經濟不景氣之時,仍有許多人對農村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把農村當成浪漫主義的棲息地、避免社會動蕩的大后方。說什么農民工返鄉不是壞事,是中國“三農”政策發揮作用的重要體現;農民工返鄉有助于減輕城市就業壓力等云云。該徹底放棄幻想、回到現實了。
每一條魚兒都向往自由的呼吸,何況是人?政府的當務之急,是推行強有力的“就業保障計劃”,不光對正規企業實施全面減免稅費、失業救濟等一攬子救助方案,更應該全面鼓勵和支持城市鄉村的非正式就業,讓各種小規模、個體式的“地下經濟”蓬勃發展。城市無主地上的貧民窟或城中村、城鄉接合部農民自建用于出租的簡易房也應該允許存在。城市管理思路要全面轉型,以保就業、保民生為重任。一切行政強制手段都應該以少擾民甚至不擾民為底線,把創造、發展的權利和自由還給民間和民眾。
【推薦理由】金融危機對中國最嚴峻的挑戰還沒有到來,民眾的焦慮還沒有完全釋放,不知道本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