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的解讀與分析

責任編輯:侯明輝

本次中美雙方氣候特使舉行會晤并發表聲明,對于中美氣候合作以及全球氣候治理而言無疑具有積極意義。聲明的發布明確了雙方未來在環境氣候領域將以合作為主基調,不但可能促使雙方提出更加富有雄心而嚴格的氣候目標,而且也初步勾勒出雙方共同關切的領域與可能推進的行動。

4月15日至17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同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在上海舉行會談,并于會后共同發表《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聲明》)。作為本次中美會晤的重要成果,《聲明》或為今后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基調。從名稱來看,本次的《聲明》在表述上使用了“氣候危機”一詞,凸顯了當前氣候問題嚴峻性以及中美對于雙方氣候合作以及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視。

本次發布的《聲明》共包含6條內容。其中,前三條主要從宏觀層面陳述了雙方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立場與共識,后三條則從微觀角度對雙方需要實施的具體工作進行了梳理。本文將對《聲明》中提及的內容進行逐條解讀和分析。

《聲明》的第一條內容明確了中美今后將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首先,從優先級來看,雙方可能在未來將圍繞氣候危機的“嚴峻性”與“緊迫性”,對不同的議題、事件進行排序,進而采取行動。然而,如何定義這種“嚴峻性”與“緊迫性”卻并未在此次《聲明》中體現。其次,從合作模式來看,《聲明》提出兩種路徑:一是多邊合作,即“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等多邊進程中開展合作”;二是雙邊合作,即通過中美雙方協商談判,達成只對兩國有約束效力的合作。兩種合作模式一方面表現出氣候問題需要在多邊框架下解決的全球性特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美作為世界排放大國,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需要承擔的特殊責任、扮演的領導角色以及需要采取更多行動。

《聲明》的第二條內容明確了中美雙方對于《巴黎協定》及其控溫目標的支持態度,同時指出將在未來的10年中采取切實行動推進該目標的實現。作為全球氣候治理的綱領性文件,《巴黎協定》對于包括中美在內的各國應對氣候危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在聯邦政府層面一度退出《巴黎協定》并拒絕承擔減排責任;而拜登政府在上臺后則立刻重啟返回《巴黎協定》的程序。相比之下,中國作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在過去幾年中在全球氣候治理領域一直保持積極態度。此次聲明再次重申雙方對于《巴黎協定》及其控溫目標的支持,無疑是對于兩國在氣候治理領域合作基礎的重構。

《聲明》的第三條內容明確了雙方對于4月全球領導人氣候峰會及其目標的支持態度。考慮到美國的承辦國地位,此次峰會無疑是拜登政府上臺后重要的主場氣候外交,其對于美國重返“氣候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該會議關于提升氣候雄心的目標,符合當前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立場,也是加強與美國在環境氣候領域合作對話的重要切入點。雙方對于本次領導人氣候峰會及其目標的認同,有助于峰會的成功舉辦,同時強化雙方在該領域的共識。

《聲明》的第四條內容明確了雙方在近期內可能采取的三項氣候行動

第一,制定碳中和長期戰略。一般而言,一項戰略由“目標+路徑”兩部分組成,因此碳中和戰略也應包括碳中和目標與碳中和路徑。從碳中和目標來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于20209月正式提出“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減排目標;美國總統拜登在入主白宮前則提出了“到2035年實現電力行業脫碳,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減排目標,在未來可能通過官方渠道再次予以確認。從碳中和路徑來看,目前中國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正在研究編寫2030年前碳達峰路徑方案,未來可能在此基礎上制定碳中和方案;美國方面則于2020年由民主黨議員向國會遞交了名為《綠色新政》(GreenNewDeal)的提案,但目前仍未真正落地。根據雙方在《聲明》中的表態,中美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將制定更加具體的碳減排及氣候方案。

第二,加強氣候投融資。中國于202010月由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及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構建氣候投融資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氣候投融資標準體系、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與外資進入氣候投融資領域、引導和支持氣候投融資地方實踐、深化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等內容。未來,中國可能將氣候投融資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戰略之中,向沿線國家提供更多的綠色金融支持。美國拜登政府則在其競選時期的氣候方案中提到“對清潔能源、氣候研究和創新進行歷史性投資”“進行明智的基礎設施投資”等內容。未來,雙方可能將進一步推動各自在氣候投融資方面出臺新的系統性政策。

第三,減少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在本次中美氣候會談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法國、德國領導人舉行的視頻峰會上明確表示“中國已決定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加強氫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美國拜登政府也在今年1月向參議院提交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本次《聲明》中對減少氫氟碳化物的使用的強調,一方面是承接雙方在本年度通過《〈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切實推動雙方減少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行動的落地。

《聲明》的第五條內容是關于雙方在未來十年中采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重點領域。其中,第一點與第二點主要強調了高排放領域的脫碳與新能源的使用,這也是未來雙方實現碳中和的最重要環節。后續幾點依次列舉了農業、建筑、交通、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國際航空及海運減排等重點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聲明》特別提出了國際航空和航?;顒拥臏p排。20201月,國際民航組織主導的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CORSIA)正式啟動,為國際運輸行業的碳減排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作為排放增長較快的領域,中美雙方在國際航空及航海方面的合作可能成為未來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聲明》第五條的表述來看,雙方確定了一些對于氣候治理具有重要意義以及中美共同關切的減排領域,與這些領域相關的行業,例如可再生能源產業、環保技術產業、綠色氫能產業,可能將迎來發展的機遇期。然而,《聲明》僅僅點明了可能的領域,并未明確雙方在這些領域具體的合作內容與模式,這些未完成的部分可能在年末格拉斯哥氣候大會結束后得到進一步確認。

《聲明》的第六條內容強調了雙方對于本年度的格拉斯哥氣候大會以及由中國承辦的昆明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支持。《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第6條內容主要關于國家自主貢獻核算及國際碳交易機制,第13條內容則主要關于碳信息披露,是當前國際氣候談判中的焦點與難點。從本條內容的表述來看,中美雙方在以上兩個問題上雖然具有一定的共識,但關于何為成功的標準并未明確提出,因而并未直接表述為“雙方支持《巴黎協定》實施細則中第6條與第13條條款的實施”,這反映了雙方在該問題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

本次中美雙方氣候特使舉行會晤并發表《聲明》,對于中美氣候合作以及全球氣候治理而言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堵暶鳌返陌l布明確了雙方未來在環境氣候領域將以合作為主基調,不但可能促使雙方提出更加富有雄心而嚴格的氣候目標,而且也初步勾勒出雙方共同關切的領域與可能推進的行動,可以視為未來510年中美氣候合作的基石。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從《聲明》中看到中美在氣候治理方面的潛在分歧。在短短一千字的篇幅中,《聲明》三次提到“各自”“分別”之類的表述,這體現出中美雙方在對全球氣候治理以及《巴黎協定》的理解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觀點。例如《聲明》第四條第三項內容為“兩國計劃采取適當行動,盡可能擴大國際投融資支持發展中國家從高碳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轉型”。該表述在“是否承認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表態極為模糊,反映出雙方在中國應該承擔何種程度的減排責任未能達成共識。此外,對比拜登競選時提出的《清潔能源革命與環境正義方案》可以發現,碳關稅、氣候領導者角色、氣候治理合作模式、環境正義與政治聯動等方面問題并未在本次《聲明》中提及,未來雙方仍需就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總體而言,本次中美氣候特使會談及《聲明》發布僅僅為中美未來10年在氣候領域合作的開端。近年來,中國在環境氣候領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行動,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提升綠色技術、支持綠色金融及氣候投融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卓越貢獻。未來,中國需要繼續提升自身氣候治理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積極發揮引領作用,同美國及其他各方在該領域開展進一步合作,共同應對氣候危機、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及職務: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副總經理李瑾、戰略與研發中心高級研究員俞東陽)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