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連遭打擊,是全球金融走向動蕩的信號
瑞信的一連串經歷可以視為全球金融體系走向動蕩的標志。全球產業格局、經濟版圖、貿易體系正在經歷一次巨變,“游戲規則”的改寫勢不可擋。尤其是美國為首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在疫情之下大規模經濟刺激直接增加了金融市場的變數,連百年老店、金字招牌的瑞信都顯得力不從心、反應遲鈍,全球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暴露無遺?!叭蚪鹑陲L暴會不會爆發”已經不是今天應該討論的問題,討論這場風暴會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爆發更合時宜。
責任編輯:陳斌
當風暴潮來臨時,沒有一塊礁石是安穩的。
經歷了史上最大一輪“貨幣放水”之后,華爾街正在摒息凝神,關注著誰是下一個雷曼兄弟公司。最近“烏云蓋頂”的是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的銀行、金融行業的百年老店瑞士信貸(CreditSuisse)。
4月21日,《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被迫出售許多頭寸前,瑞士信貸與爆倉的對沖基金Archegos相關的投資敞口超過200億美元。200億美元當然不是小數目,但是問題可能更嚴重——瑞信到底在這次爆倉事件中承受了多大的損失,還是個謎,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損失的數字正在上升。
罩在瑞信上空的“烏云”——對沖基金Archegos爆倉事件發生在近一個月前。
3月26日,人類金融史誕生了一個新的紀錄——對沖基金Archegos掌門比爾·黃(Bill Hwang)領銜主演了一場“人類史上最大單日虧損”,虧損金額達到了150億美元。雖然這一事件的戲劇性很強,但是區區150億美元Archegos自由資金的人間蒸發還不至于引發市場的普遍憂慮。問題是,比爾·黃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