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字”環評師:一年上千份環評,如何完成?

4.51%的環評師,卻負責了28.36%的項目。

一年多時間內編制報告數量“排行”第一的正是被環境部點名的靳海燕,編制報告表超千份的有十人,有人一年編制報告書上百份,項目位于全國各地。

王工透露,許多持證環評師只參與報告的審核環節,甚至根本忽略審核,直接簽字,就能拿到一筆不菲的“簽字費”——這才導致“超級快手”出現,也使得“編制主持人應當全過程組織參與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工作”的規定,有時淪為一紙空文。

(本文首發于2021年4月2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農建/圖)

通過生態環境部的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環評圈內的種種“奇觀”正在暴露。

環評信用平臺是生態環境部于2019年上線的一項監督措施,各地環保部門利用平臺對問題環評機構和環評師進行失信記分、處罰、公示。公眾可在平臺上查看任意一家環評公司編制的報告、編制人員和被處罰情況,大大降低了公眾監督環評的門檻。

通過分析該平臺的數據,環保組織“廣州綠網環保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綠網)發現,約4個月間,山東錦華環??萍加邢薰镜沫h評工程師靳海燕共編制了63份環評報告書和1541份報告表。對此,生態環境部于2021年2月回應,將復核該公司的環評文件,“堅決反對環評形式主義”。

但“手速極快”的環評師不只是靳海燕。截至2021年3月1日,平臺數據顯示,持有環評師資格證、可作為環評報告編制主持人的環評師數量為13787人。綠網分析了其中編制報告數量遠高常值的環評師發現,4.51%的環評師,卻負責了28.36%的項目。

200名編制報告數量最多的環評師也被梳理出來。200人名單中,一年多時間內編制報告數量“排行”第一的正是被環境部點名的靳海燕,編制報告表超千份的有十人,有人一年編制上百份報告書,項目位于全國各地。名單中,高產環評師所在的環評公司多來自廣東、山東、江蘇三省。

北京一名資深環評工程師王工(化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對于一名熟練的環評師,編制一份環評報告表最快要花一周,一份報告書則需要團隊努力2到3個月才能完成。動輒一年編寫千本報告,究竟是環評師中的“超級賽亞人”,還是另有蹊蹺?

從早到晚都在審核報告

根據綠網的200人名單,南方周末記者以要做環評的甲方身份聯系了“排行”前20名環評師及其所屬環評公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