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國學院紀事

責任編輯:朱又可

編者按:今年57日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詩人泰戈爾誕辰160周年(186157-194187日)。泰戈爾是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的創辦者。白開元先生曾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孟加拉語部譯審,是24卷本《泰戈爾文集》的主編之一?,F發表他這篇文章以資紀念。

泰戈爾 (視覺中國/圖)

1937年4月14日下午,泰戈爾創辦的國際大學里一座新落成的兩層樓建筑,張燈結彩,高朋滿座。在一連串鞭炮聲中,泰戈爾在首任中國學院院長譚云山的陪同下進入院子。

按照印度傳統慶典程式,誦念吠陀圣經之后,吟唱佛陀贊歌,點燃一盞神燈,然后,泰戈爾緩緩揭開樓中央正門上方的一塊紅布,四個遒勁端莊的中國字“中國學院”,赫然映入來賓眼中,院子里頓時響起一陣掌聲。

中國學院

中國學院的建立,實現了泰戈爾1924年訪問中國時的夢想。他在杭州對學生發表演講時說:“我特來邀請你們疏通我認為依舊存在的交往之路,這路上叢生著忘卻的雜草,但輪廓依稀可辨。朋友們,這就是我的使命?!?/p>

中國學院的建立,是中印文化交流古道終于疏通的標志。中國學院能夠如期建成,是與譚云山先生的不懈努力分不開的。

譚云山與泰戈爾

譚云山是湖南省茶陵縣人,191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師從徐特立、章士釗和佛教改革家太虛大師等,加入毛澤東等創建的新民學會和文化書社。1919年進入長沙船山學社,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1924年,譚云山去法國勤工儉學,先赴南洋謀生教學于華僑華人學校。

1927年,泰戈爾前往爪哇訪問,途經新加坡。譚云山特地到酒店拜訪他。泰戈爾告訴譚云山,1921年,他創辦的學校開設了中文課,聘請法國巴黎大學的教授西爾萬·列維教授教中文,中文班有5個學生。他教了一年回國了。1924年,他應“講學社”的邀請前往中國訪問途經緬甸,3月26日,格曼鎮的華僑學校里,為他舉行了歡迎會。主辦人是校長林來將博士。林校長在講話中稱他是友誼使者,訪華是一大壯舉,將推動中印兩國關系全面發展。歡迎會結束,泰戈爾和林來將交談,告訴他列維教授回國,學校的中文教學被迫中斷,希望林來將去他的學校教書。林來將滿口答應,不久去了他的學校。泰戈爾這所私立學校,因經費有限,只管教師的食宿,不付薪水。由于生計問題,林來將教了兩年漢語回緬甸了。泰戈爾殷切希望譚云山能到他的學校,幫他繼續辦漢語教學。

譚云山當即表示,他愿意像玄奘跋山涉水去印度取經那樣,不計個人名利,到他的學校教書。說到做到,他辭去華僑學校的職務,對戀人陳乃蔚女生談了自己的志向,善解人意的陳乃蔚表示理解和支持。

1928年,譚云山與陳乃蔚完婚,9月3日,胸懷拓寬中印文化交流大道的遠大抱負,告別已懷孕的新婚妻子,義無反顧地踏上去印度漫長旅程。

譚云山一到圣蒂尼克坦就全身心投入中文教學和研究之中。他聽從泰戈爾的意見,與比杜塞克爾·夏斯特里和吉迪莫漢·森教授一起制訂教學計劃。杜塞克爾·夏斯特里一直負責國際大學的藏語、中文教學和佛教研究項目。吉迪莫漢·森精通《奧義書》《吠陀》等古典著作,作為梵文專家,1924年陪同泰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