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導航”
復雜路況下,一旦沒有導航,許多人可能要眼前一黑,血壓升高……我們回不去沒有導航的時代了。
責任編輯:溫翠玲
堂叔在省城生活了四十多年,退休后,時不時地回老家看看。老家到省城,五百里路,走過N遍。不過,他獨自開車的時候,還是習慣打開手機導航,覺得有個人在一邊說話,不累。
今天的高速、國道、省道乃至鄉道、村道上,多少駕駛人對導航有著深度的依賴啊。
去年國慶長假,跟朋友一起自駕游,一路向西,七天六地。假如沒有導航,路上至少要耽擱兩天。路網交錯,沒有導航,那就要在岔路口不斷下車問詢。而路邊的陌生人,就是本地的嗎?他熟悉前面的路嗎?——沒了導航,前路渺茫。
導航,避免了好多彎路、錯路、冤枉路,讓人們更快捷地行走在正確方向的大道上。因為使用導航的人多了,正道上的車就多了,所以,導航又常常讓人們妥妥地堵在路上。當然,主要是節假日出行高峰的那些時段。
導航,有時熱心過頭,給你規劃一條路線,切換進入“節省模式”,引導你繞過收費站,然后繞出很多很多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