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扎根新疆60年的外裔中國人李憶祖:“那些人對新疆的指責是胡說八道”
83歲李憶祖的故事引起不少網友關注。(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當年在156隊工作時,李憶祖在新疆溫泉縣留影。受訪者供圖
李憶祖喜歡拍照,他希望把新疆之美分享出去。
“我是新疆一名普通地質工作者,也是共產黨員,退休后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泵鎸碜愿鞣降馁澴u,有著白人面孔、說著流利“北京腔”的李憶祖對南都記者這樣說。李憶祖是外裔中國人,已在中國新疆工作60年,近日他的故事引起不少網友關注。
1938年,還是戰爭年代,李憶祖在天津出生。他對親生父母毫無記憶,是一對中國夫婦收養了他并把他帶回北京,視如己出將他養大。1961年,李憶祖從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測量與找礦專業畢業,被分配到北京,他卻兩次打報告要求到當時比較落后的新疆工作,從此他成了新疆煤管局156煤田地質隊的一員,跑遍新疆,普查煤田地質。
上世紀80年代,李憶祖被調到156隊子校、原自治區煤炭廳子校(現烏魯木齊市41中)擔任校長,后來又調到烏魯木齊市教育局工作,1998年退休。然而,退下來的李憶祖并未閑下來,而是再次走上講臺做科普。至今他授課近千場,數十萬學生聽過他的課。2011年,年屆七旬的他還帶領《地理·中國》攝制組爬上高山懸崖,蹚過冰川谷底,向世界展示中國西部地貌之美。
4月15日,南方都市報記者對話李憶祖。他已83歲,自嘲身體大不如前,走路都需要拄著拐杖。但每當談起新疆之美,他還是滔滔不絕?!拔乙炎哌^80%的祖國大地,雖然我長著白人面孔,但我從未想過申請護照出國,我也覺得不需要了。在我心中,我一早就是中國人,我深愛著這片土地,一刻也舍不得離開?!?/p>
對話
“我深愛著這片土地,一刻也舍不得離開”
“新疆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
南都:李老先生好。你身體如何?現在還有去講課嗎?
李憶祖:沒有授課了,現在腿走不動,要拄著拐杖才能走。前些天我去參加一場黨課,發言時半天才站得起來。
但只要我還能走,我還是很愿意出去,我喜歡拍照,所以創建了個社交媒體賬號,有空時我就把平時拍攝的新疆的風土人情照片都發上去。這些照片只是用“美圖秀秀”去了一下霧氣,展現的都是新疆最真實的景致,目前已經有1000多張了。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但我還是很希望把新疆之美分享出去。
南都:近期有一些西方媒體借新疆造謠抹黑中國,一直住在新疆的你,怎么看這些輿論?
李憶祖:那些人簡直就是在胡說八道。我在新疆生活了60年,到過主要城市,也去過最偏遠的鄉村,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他們所說的那些情況。新疆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這里的山好水好,人們生活得無憂無慮,請他們親自來看看這里的生活吧,來品品這里的人民制作的美食吧。新疆多美呀,羊骨頭湯多肥呀,可惜我現在老了吃不動了。
南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你是什么時候入黨的?
李憶祖:1981年,我調到156隊子校、原自治區煤炭廳子校擔任校長,經過組織的推薦,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我成為共產黨員已經40年了,我為此感到很驕傲。不知道我還能不能等到,但我期待著入黨50年的那一天。
“永遠難忘的是新疆人的熱情和善良”
南都:你在北京長大,當初為何選擇到新疆來?
李憶祖: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意氣風發,把自己的青春與國家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件神圣而光榮的事情。
1961年,我從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測量與找礦專業畢業,雖然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但我很希望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做貢獻。當時我們有330個同學,有70多人都寫了申請,他們都為新疆發展建設做了很多貢獻。
后來有些人回到了大城市,我選擇留了下來,是因為新疆實在太美了,對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都充滿了感情。后來我的妻子也來到了新疆,我們就正式把家安在了這里。
南都:扎根新疆工作這么多年,可以分享下讓你難忘的事情嗎?
李憶祖:我在地質隊工作的時候,一次井下作業,我放完炸藥后,帶著探路燈,下去處理炸下來的巖石。煤礦前方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但我一轉頭發現幾個維吾爾族的工人,拿著鐵鍬一直擋在我的頭頂上,他們說怕我被落石砸到。其實如果真有意外,小小的鐵鍬怎么能擋住,但那些頭頂上的鐵鍬,我會記住一輩子。
還有一次在野外工作,因為對路程估計錯誤,我只帶了兩個饅頭騎馬上路,可上路后才發現都是荒山沙地,一天根本到不了目的地,我和馬兒都又累又餓。幸好入夜前我找到了一家哈薩克族人的帳篷,我不懂主人說的話,只見他們把飯給端走了,沒一會兒又提著一壺奶茶、馓子、馕進來了,又端來了新煮的羊肉,后來才知道,原來哈薩克族人從不讓客人吃剩下的東西,我感激得呀!
年輕時的工作歲月中,這些記憶太多了,永遠難忘的是新疆人的熱情和善良。
“我沒申請過一本護照,我覺得不需要了”
南都:你退休后也沒有閑下來,還走上講臺講課,帶著攝制組在新疆各地跋涉拍攝。
李憶祖:在我的觀念中,作為共產黨員,我們就是要奉獻自己,所以即使退休后,我還是想力所能及去做些事情。
我很喜歡教學生,能把我的知識和見識傳達給學生讓我覺得很開心,所以無論多遠,只要需要我,我都會去講課,沒有車,我搭公交車也要去。后來央視來拍攝,他們需要一個顧問,我熟悉新疆的地質地貌,當然義不容辭,一拍即合。這些年來,高山冰川又走了一趟又一趟。
南都:你是否曾想過找回自己的血脈之親?你是怎樣理解自己的身份的?
李憶祖:我從沒有見過親生父母,這么多年過去了,留下的線索太少,不可能找了。小時候我的父親給我取名“李憶祖”,就是希望有天即使回到國外去,也不要忘記了中國,不要忘了撫養我長大的這片土地。
對于我來說,哪個國家其實并不重要了,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是中國媽媽把我撫養大的,從小學到大學在北京讀書,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一個外國人,我就是一個外裔中國人。
現在,我已走過80%的祖國大地,雖然我長著白人的面孔,我有一些兄弟姐妹也到國外發展去了,但我從未想過要出國。之前我們單位問我要護照本,他們都很驚訝我還沒有申請過一本護照。我也覺得不需要了,在我心中,我一早就是中國人,我深愛著這片土地,一刻也舍不得離開。
南都:近來很多網友都關注到你傳奇的人生故事。
李憶祖:我很高興大家這么關注我,也非常感謝。但對于我來說,我是共產黨員,也是新疆一名普通的地質工作者,退休后也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大家可以通過我更多關注到新疆之美,祖國之美,以及從中學會欣賞愛護大自然,我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