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清華,新書院: “能不能培養出國家和社會最需要的人”
書院從招生到培養都獨立于學院,且“沒有學科建設任務,沒有研究生培養,也沒有組織科研的要求”。
書院的“?!币矌砹孙L險。顏明身邊也有因為選擇專業失誤、不能轉專業,而陷入煩惱的同學。
“之所以放在強基計劃背景下來做,一方面它和強基計劃對人才的培養方向契合。另一方面,是為了先在小范圍試點?!?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5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1年4月25日,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女孩戴著校慶特別版口罩。
2021年4月25日,北京春日,無霾。
京西北郊,清華大學正在慶祝110周歲生日。陽光灑在新清華學堂頂端,這座百年校慶前夕落成的建筑,由4位校友捐贈,有著堪與國家大劇院相媲美的聲學效果。
建校110周年大會在這里舉行。校長邱勇回顧清華的發展歷程,說“這是一條人文日新、堅持改革創新之路”。
對于“人文日新”的含義,邱勇如是解釋:“‘致知窮理,學古探微’,不斷創造新知是人文日新?!?/p>
這句話也包含了清華大學2020年成立的五所書院中三所的名稱由來,分別為日新書院、致理書院、探微書院,另兩所為未央書院和行健書院。
從100周年到110周年,過去十年間,清華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啟動綜合改革。2014年10月31日,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同意《清華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備案的函。
一系列綜合改革中,“書院制改革”是頗有意思的一項。盡管清華并非書院制改革的先行者,但其對接強基計劃、相對獨立于學院體系的做法,被視為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重要一環,也為正在醞釀和發生的中國高校人才培養方式轉變,提供了一個參照范本。
首屆學生:享“特權”也冒“風險”
大一學生顏明當了4天校慶志愿者,主要負責接待校友?!疤轿旱牡谝粚脤W生”,她會這樣介紹自己。
探微書院,主要培養化學生物學(含工程銜接方向)專業人才。
一年前,剛看到清華發布強基計劃招生方案時,“強基”“書院”這些名詞對顏明而言還非常陌生。顏明高中成績其實“夠不上”清華,也沒有參加競賽的基礎,報“強基”沒有很強的目的性,只是“試試看”。
作為清華新事物,書院從招生開始就獨立于學院。以清華2020年招生計劃為例,全??傉猩藬?800余人,其中5個書院共招收11個專業共939人。
日新書院一位導師回憶,2020年8月25日下午,五個書院的班主任、導師及輔導員兩百余人,在經管報告廳召開了首次工作會議。當時,校黨委副書記過勇這樣解釋書院制改革:可以為學生設計專門的培養計劃,實現本研貫通;通過導師制、小班制等模式,激發清華教師的育人熱情;應該具有獨特的書院文化。
盡管獨立,但書院沒有自己的學科和專任任課教師。未央書院的學生劉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小班制體現在部分專業課教學,一個班30人左右,基礎課程還是“回到學院跟著上”。
對于書院管理和原本的學院管理的區別,顏明的第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