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以消費為牽引,海南要做雙循環銜接點
海南不是要再建GDP強省,而是打造全球最佳營商環境的試驗田。
促進消費應該以國際化為主,以法治化為關鍵和準繩,以市場化為操作標準。
要想做好整體消費,需要的不是單項冠軍,需要的是在旅游、健康養老、文化、小吃、特色等各方面表現好的全能冠軍。
(本文首發于2021年5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馮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2021年5月7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將在海南舉辦。消博會將以建設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為定位,打造國際消費精品全球展示交易平臺。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已成為中國當前及未來長期的發展基調。海南自貿港建設三年以來,在推動貿易、投資自由便利上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成為連接國際國內大循環的橋梁和紐帶。
此次“消博會”的舉辦,對海南自貿港而言有何意義?與中國雙循環格局建設有何聯系?海南建設自貿港的新路徑及未來的發展重點是什么?南方周末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2021年3月31日,游客在三亞國際免稅城購物。
雙循環戰略銜接點
南方周末: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理解“雙循環”格局下,新型消費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聯系?
魏建國:“雙循環”就像“倒8字”,國內大循環是上面的大圈,國際大循環是下面的小圈,兩個循環要相互促進。海南自貿港要做雙循環“倒8字”的戰略銜接點。也就是說,海南既要貫通國內大循環,也要連接國際大循環。
現在很多人有個疑問,海南(經濟)體量這么小,能否建成自由貿易港。其實,海南自貿港和新加坡、中國香港、首爾、迪拜、鹿特丹有所不同,這些自貿港是通過貿易和投資帶動的(所以需要較大的經濟體量做支撐),是老的做法。海南到底要走什么樣的道路呢?我認為要把消費點出來。海南這個銜接點,不僅能夠促進國內國外消費的升級,還能通過消費帶動國內的產業鏈運作。消費驅動產業布局,產業布局又能支撐海南大部分消費。
宣揚消費,讓首屆“消博會”成為全球性的消費展會,這是我的中心思想。
南方周末:你的意思是說,過去的自貿區、自貿港都是通過投資、貿易驅動,海南自貿港是以消費為牽引,對嗎?
魏建國:對,以消費為牽引。中國有三大成熟并且重要的基礎。
第一,消費基礎。未來中國成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