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把娃丟在高鐵上:父母的忘性不是品性而是人性
眼見著對父母的粗心、疏忽進行的言語討伐越發嚴苛,不由人不警覺,這是對為人父母施加了過高的負擔與義務。要說最關心自己利益的永遠是自己,這誠然不能算錯。不過,絕大多數父母是愛子女勝過愛自己,為了自己愿意犧牲諸多:時間、事業甚至生命,這是刻在基因上的本能。在這個大前提下,父母對子女偶然的粗心、疏忽是可以理解的,這是人性,不能對父母要求更多。大家反過來想一想,自己對自己有沒有疏忽,對自己有沒有確保絕對安全?那又怎么苛求為人父母者呢?
責任編輯:陳斌
高鐵工作人員在詢問帶幼兒乘車旅客的需求(圖文無直接聯系)。
五一期間,一位6歲娃被粗心爸爸遺忘在高鐵上,好在經過列車員的及時聯系,粗心爸爸趕回來接走了孩子。一場有驚無險甚至略帶“笑點”的視頻,卻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做父親的也遭到了一眾網友的口誅筆伐,有人認為孩子應該拒認這個爸爸、孩子的媽媽應該立即和這個粗心爸爸離婚。這樣的關切就過頭了。
誠然,這樣的粗心,后果可能很嚴重,假如被人販子盯上不堪設想。確實不能因為結局圓滿就可把粗心爸爸的失責一筆勾銷,連起碼的勸諭都不實行,但打算借由此理,拆散其家庭,將一場“丟娃風波”演變為一場人倫悲劇,那大可不必。畢竟,這不是一場故意的“棄兒”,而凝結至深的血脈,又豈是外人的一句憤恨之語就能“解構”的?
現實中,因為粗心之故,把親生兒女遺忘在某處的事兒,還真不少見。例如,今年5月1日,廣西百色站,一名小男孩以為爸爸下車買東西,于是獨自下車等待,結果與爸爸走散。幸虧工作人員及時發現,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