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強 | 陳垣家書中的治學心得
記者賀逸文關于陳垣說自己是“書堆里的人”,這些印象,我們在陳垣先生的家書里都能夠得到印證。
責任編輯:劉小磊
陳垣的書庫生活。
商務印書館年前匯編抗戰前夕以及抗戰勝利后《世界日報》專欄文章而出版的《北平學人訪問記》一書,內中《歷史學家陳垣》一文,記者賀逸文記錄了對歷史學家陳垣教授的采訪,其中描寫陳垣先生的住所:“是一個很寬闊的院子,一所中西合式的房屋,配著許多的小房,是很好的住處?!辟R逸文進門后感覺好像入了“圖書館的書庫”,于是想起了陳垣說的“我是書堆里的人”的話。訪問記里說陳垣“臉上時常地逗留著笑容,使人覺得可親?!薄八f話的態度總是很謙虛的,尤其是關于學術方面的問題,更是自謙地談論著,而且有的問題,他也很憤慨,他的熱血并沒有因為年歲的關系而有所消退,更不因為他在學術上已有成就,而自滿足?!庇浾哔R逸文的這個關于陳垣先生的“書堆里的人”“很謙虛”的這些印象,我們在陳垣先生的家書里都能夠得到印證。
陳垣先生曾對學生說“我如魚,書如水”。他在1938年2月3日寫給三子陳約的信里說:“荒亂之時,最好讀書。一可習靜,一可忘憂。徒自驚擾無益。人必有一死,只爭遲早。當求可以必傳,則死亦無恨?!?949年1月10日寫給陳約的信里也說“吾未嘗一日廢書”。長子陳樂素治史學,當時執教浙江大學。陳垣先生給陳樂素的信里,多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